真实案例揭秘股权激励体系如何建立
在这快消费时代的潮流下,企业员工的流动速度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留不住人”成为了企业的通病。各大企业想尽各种办法留住员工,股权激励霎时间成为了人们追捧的热潮,各大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竞相开始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下面一真实案例深度解析股权激励的三个方面:股权激励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结果如何。
M公司,“民营”“上市”公司,企业规模:200人,属于通讯行业。2002年正式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先阐述2个概念,企业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股票期权的计量单位和数量,因此股权激励计划又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企业在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为了计算方便,以公司注册资本为总股本,每股一元计量股票期权数量,因此,股权激励计划又称股份期权激励计划。
设计方法: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秉持的原则就是:不同时期的股票(股份)授予方案不同;根据公司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状况,采用不同的股票(股份)期权定价方法;公司不同的发展时期确定不同的授予数量上限;在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成为公众公司前、后采用不同的来源;不同的授予时机和授予方式可能是不同的期权种类。
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是奖励和激励,而不是一种福利待遇,所以企业的股权激励对象应该是企业的高管、核心技术人员、骨干、重要岗位的人、或者是其他重要人员。
股权激励的比例:
公司是股份公司之前,股权激励的期权计划所涉及到股份总数量的最高限额是公司总注册资本的25%;
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到股份总数量的最高限额是公司总注册资本的10%,在征得股东大会的批准后,期权计划总量可以变化。
股权激励的有效期:
股权激励的有效期是指从授予日起到股权激励失效之日止的整个时间段。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期为1-10年,非上市公司没有法律规定。因此,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有效期。
W公司的股票期权的有效期规定为8年。从赠予日开始的6年内,股票(股份)期权有效;超过8年后,股票(股份)期权过期,任何人不得行权。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授予期为2年,上市后授予期为3年。
专家点评:
股权激励模式主要有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股票期权了,比较适合高成长性、不确定性因素大的新兴公司。 W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体现了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完整体系。
此方案可以视为现阶段国内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方案的标准蓝本,无论是从组织上、制度上都予以了详细的说明。但如果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其实施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价值就是其账面净资产,如股票期权方案的受益人,公司的管理层及关键员工,其享受的利益仅仅是每年公司净资产增加而带来的个人财产账面到增值,以及微不足道的分红,而这些以净资产购买的权益并不能变现和流通,其购买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质疑。因此,作为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此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