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泰山管理论坛报道:姚景源济南解读“
摘自《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 杨飞越 实习生 梁菲菲
姚景源,曾任国家经委副处长,商业部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国际合作司处长、副司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
1月26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应泰山管理学院的邀请来到济南。此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对外发布2007年中国经济数据。经历了2007年的物价上涨、房价高企不下、股市暴涨暴跌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机场关注。中国经济是否面临过热问题?全面通货膨胀是否已经来临?2008年中国经济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且听泰山管理论坛上——
统计局一发言 股市震一震
2007年4月18日,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年以来的一路高歌之后,大幅下跌。
这一天,姚景源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你们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为什么改到下午3点?”姚景源答,“通知说的很清楚啊,因为工作安排原因。”姚景源顿了顿,笑着说:“这个股民朋友说,不对,下午3点股市休市。大家说是因为中国经济出了问题,你们统计局正加班加点地修改数据。”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07年9月11日。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7年8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6.55%,登上10年制高点,当天,股市应声下降,240多点的下挫调整。
姚景源说,物价指数创10年最高听起来挺可怕,但掩盖了一个事实: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物价指数从1997年到2002年低迷,2002年CPI指数为-0.8%,你能说这10年,是具有可比性的10年吗?
“要全面,完整地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姚景源说,2007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调整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完全是想让大家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工作精力更充沛,并未考虑到股市因素,股民不应受谣言或短期干扰。
说“结构性上涨”并非粉饰太平
2007年,粮价,肉价,房价“价价上涨”。姚景源说作为国家官员多次站出来说,目前中国物价上涨仍是“结构性上涨”,并未构成“全面通涨”也因此被一些网友评论为这是在“粉饰太平”。
姚景源说,CPI表明了整个价格上涨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去年CPI是“五涨三降”,但媒体都把笔墨放在“涨”字上,下降的部分媒体很少或者就没有宣传。
这“三降”分别是:衣着类同比下降了0.6%,还不包括商场的各类打折促销活动;交通通讯类下降0.9%,原来30多万元的车有的降到了十几万元,通讯工具手机的价格和通信费用也在下降;文化教育方面,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了,中西部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也全部由财政支出。
还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结构性上涨”。去年11月份CPI是6.9%,其中55.94%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也就是说86%的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另外,从全国区域上看,价格上涨最高的第一是贵州,第二是青海,经济越是欠发达地区,物价上涨越多,相反,上海、北京、广州上涨幅度低于全国水平。
姚景源说,经济学家分析经济现象,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不能在病历上只写一句“你有病”,还要分析出“病因在哪里”。说结构性上涨,不是不承认或刻意掩盖物价上涨,而是基于具体分析。
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快”
“很多同志对中国经济的‘快’字缺乏深刻把握。”姚景源说,很多人讲中国经济要衰退了,2006年是拐点,没拐下来,2007年是拐点,也没问题,现在很多人唱衰2008年。怎么来看快,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短期原因、偶然原因、外部原因造成的,可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来看待。
关于工业化。姚景源说,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汽车年产10万辆,1997年年产100万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8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3年,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用了1年,现在突破了870万辆。全世界的专家都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还处在中级阶段,还大有潜力。
关于城镇化。30年前中国的城镇人口1.7亿,现在是5.7亿,改革开放30年,净增4亿城镇人口。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全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在扩建。城镇化,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
关于市场化。
姚景源说,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领导干部签过一个文件号召大家用手机,但中国手机有了神话般的发展。1989年全国手机总量是1万部,200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6108亿部。
国际化。“我到美国,儿子让买一个带NBA标志的篮球。”姚景源说,“我到美国商场,拿起来篮球一看,写着中国制造。回到北京,我对儿子说,这个篮球是中国制造的,但是这个气是在美国打的。”
2008年中国经济没问题
“现在全世界都在问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没有可持续性?”姚景源说,从世界近代经济史看,有5个国家曾有过我们这样的增速并持续较长时间,日本持续了18年,另外亚洲四小龙持续了2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总书记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说必须保持13年增长,能不能达到?
最大的障碍是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我们现在一年消耗的钢材占到世界钢材消耗总量的30%,一年消耗的煤炭占到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5%,一年消耗的水泥占到世界消耗水泥总量的50%。2006年中国的产出占世界总产出5.5%,“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增长是建立在高消耗的基础上”,这种方式不可持续或者叫做难以为继。
“我和一些同志接触,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领悟得还不深。”姚景源说,科学发展观本质上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本质上,科学发展观是要解决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此外,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四大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城乡、区域、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改革开放深层次矛盾。
姚景源说,中央经济会议对中国经济增长一系列问题,提出了12字方针,叫“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让我看,2008年中国经济还会和2007年一样,仍然会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增长这样一个基本态势,绝不会像有些人所说,2008年中国经济有多大问题,多大的崩溃,我看这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