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归来
此刻,俄罗斯全国成千上万的酒吧同样座无虚席。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挤在屏幕前,为当晚与西班牙队进行半决赛的俄罗斯队加油,庆祝俄罗斯队晋级欧洲杯四强。
“所有的酒吧,半决赛时段的座位早在半个月前就被预订光了!”球迷谢尔盖在电话里郁闷地对记者说,转遍整个莫斯科,他都找不到一家有一个空位的酒吧。
无奈之下,谢尔盖决定在街头挥舞国旗当啦啦队。可他马上发现,所有的小国旗在22日俄罗斯队大胜荷兰队后,就已全部脱销。此时,这些国旗正插在每一个莫斯科司机的车窗前。
3小时后,这场半决赛以俄罗斯队0:3比分第二次折戟西班牙而告终,但北京足球酒吧里的欢庆气氛没有受任何影响。“我们今天就是来庆祝胜利的,不管有没有晋级决赛。”俄罗斯球迷基里尔·伊戈纳托夫对记者说:“我们的球队在2008年欧洲杯上的表现证明,俄罗斯足球的复兴已经开始!”
对此,希丁克认为,俄罗斯队的表现“几乎是一个奇迹”。他说的“几乎”其实就是说,没有奇迹,也没有秘密。
“俄罗斯队的胜利是俄罗斯足球的胜利,而不是一个人的胜利。”
惊艳欧洲杯
正如那个沉沦已久的前超级大国在普京时代开始重拾雄风,俄罗斯足球队,这头在欧洲球坛销声匿迹近20年的“北极熊”,在2008年欧洲杯上再度掀起绿茵风暴,让万千球迷在一阵惊愕之后,为之疯狂。
它先是在小组赛中干掉了大热门英格兰队,随后在小组赛中扫除了卫冕冠军希腊队,淘汰了打平即可出线的瑞典队,再以大比分把它的师傅荷兰队送回了家,像库图佐夫元帅的军队似地一路横扫千军,在它成立14年后首次杀入欧洲杯四强。
事实上,在以这次“六月神话”闯入全球球迷的视野之前,俄罗斯的足球俱乐部就已经在欧洲赛场上崭露头角。
2005年,俄超球队莫斯科中央陆军队夺得欧洲联盟杯冠军。2008年,彼得堡泽尼特队在欧洲联盟杯上战胜拜仁、流浪者、马赛,再次问鼎。
而俄罗斯足球联赛的悄然崛起,则要更早。
“因为地处偏远和语言不通,俄罗斯的足球联赛一直不为欧洲球迷所熟悉,” 伊戈纳托夫认为,“但就实力而言,它已经是继英超、意甲、西甲、德甲、法甲这五个传统欧洲顶级联赛之后数一数二的联赛。”
俄罗斯足球的全面复兴始于2005年中央陆军夺得欧洲联盟杯。而这个时点恰与希丁克的到来不谋而合。风云际会,为这位拯救俄罗斯足球的英雄增添了传奇的光环。
“这场胜利比我的预计早来了4年。”俄罗斯国家足协主席维塔里·穆特科说,“目前俄罗斯国家队拥有一支杰出的队伍,所有队员都非常优秀。队员们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发现他们的优势,并将之正确的引导并发挥出来的教练。希丁克做到了这一点,他功不可没。”
俄罗斯的足球联赛制,国家和足协的支持,甚至俄罗斯的球迷都是胜利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俄罗斯国家队第一次轻装上阵的比赛。没有资金的困扰,没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基础设施的制约。而这些才是制胜的关键。”
休克年代
这是俄罗斯国家队1994年成立后迎来的第一次大胜。为了这一天,俄罗斯人等待得太久了。
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国家队,是欧洲杯历史上最耀眼的球队之一。从1960年到1972年,苏联队的名字连续4次出现在欧洲杯四强中。1988年,苏联队在欧洲杯决赛中激战荷兰队,夺得亚军。它还在同年拿下汉城奥运会的足球金牌。
夺目的辉煌很快在政治剧变中坠落了。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国家队不复存在。临时成立的独联体队在随后的两年中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战绩。
之后,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席卷了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行业。计划经济时代的举国体制彻底崩解,俄罗斯足球开始了俱乐部改革。
但在举国体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很少有人能迅速适应市场化,加之随着休克疗法而来的国家经济疲软,俄罗斯体育进入寒冬,足球更是一蹶不振。
1992年时,俄罗斯各个足球俱乐部都面临缺衣少粮的局面。由于买不起机票,很多俱乐部只能坐着大巴往返于欧洲赛场。
严冬之下,一大批前苏联时代优秀球员前往欧洲的俱乐部谋生。曼联的甘彻尔斯基斯、切尔西的哈林、国际米兰的沙里莫夫都是由前苏联国家队转投欧洲俱乐部的球星。
幸运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球员在转投欧洲俱乐部后仍然不能适应市场体制,最终归于沉寂。
俄罗斯足球和它的祖国一样成为了转型“病人”,各种综合症缠身--假球横行,贿赂丛生,黑哨当道,球市低迷。2004年俄罗斯国家队惨败于欧洲杯,在国际足联的排名中跌至第33位的谷底。朝野要求改变俄足球低迷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俄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罗夫在议会抨击俄足协领导人“不关心俄罗斯足球的死活”,已无法胜任领导工作。
复苏之路
2000年以后,普京执政后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打开俄罗斯经济的回升通道。众多大型企业逐渐恢复元气。在谋求发展的进程中,足球产业吸引了企业家们的眼球。
接手俄罗斯足球俱乐部的,大多是财雄势大的能源企业。彼得堡泽尼特队的赞助商是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由鲁克石油公司接掌,莫斯科火车头队由全俄铁路集团全权控股。而风生水起的莫斯科中央陆军队,一度由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所掌管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支持,据传直到现在,其幕后的老板仍为阿布。
财阀们的输血,使俄罗斯足球巨人重新苏醒。许多俱乐部在企业和国家支持下重新招兵买马。
2002年以后,国际能源价格的飞涨使俄罗斯沐浴了一场财富之雨。巨量资金源源不断注入各大足球俱乐部。球员薪酬高,前途光明。这也吸引了南美、非洲的大批明星球员加盟俄罗斯足球俱乐部。
良好的传统基础和外来新鲜血液的注入,在短时间内提升了俄超联赛的质量,“北极熊”再度在欧洲的绿茵场上站立起来。
2005年被证明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46岁的穆特科当选新一届俄足协主席。他开始对俄罗斯足球施行系统性的"外科手术"--统一监管机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加强训练基地建设。当然还有关键的一招--炒掉了国家队主教练亚尔采夫,引进希丁克并担任各级国家足球队的总教练。这位出身于对培养青少年足球选手素有远名的荷兰人,不仅对国家队严格管理,科学训练,更提出了一整套青少年足球推广和培训计划。
“彻底的市场化联赛机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进入,成为足球复兴的基础。”俄罗斯足协发展局局长佐尔科夫介绍说,根据俄罗斯的联赛机制,投资足球俱乐部带来的广告收入、电视转播权、门票收入、周边产品收入以及随着俄罗斯球队进军欧洲足坛所带来的巨大的隐性效益均按市场化的规则进行分配。这笔利润让众多企业难以割舍。
在俄超16个俱乐部中,大多数的俱乐部都是由国家、本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支持。当然也有例外,例如由全俄铁路集团持股100%的莫斯科火车头队,以及由多家企业共同持股的莫斯科中央陆军队。
虽然由于俄罗斯足球尚未达到全面的振兴,大部分的足球俱乐部尚未盈利。但排在俄罗斯众多足球俱乐部之首的中央陆军队近年来球队经营的收益与在欧洲比赛赢得的奖金已与投资持平。
让赞助商们热情不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在于俄罗斯足协于2005年提出的《俄罗斯足球发展2006-2016年战略规划》。
这项战略规划中提出了俄罗斯足球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涉及大众足球和职业足球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即为儿童足球的启蒙和青年球员的培养。
佐尔科夫表示,在前苏联的球员培养体制中,对于儿童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年轻球员的培养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对于这些成功的经验,俄罗斯足协将其吸收进战略规划中。对喜欢足球的儿童开办专门的足球学校,提供免费场地。同时在足球俱乐部中设立青年和少年预备队,成系统的培养年轻球员。
而据基里尔的介绍,目前的俄罗斯国家队是全欧洲最年轻的国家队之一,这也是俄罗斯队在将来的持续发展中极为有利的因素。佐尔科夫表示,这项战略将继续这一优势。
同时,战略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据佐尔科夫介绍,根据这项战略规划,到2016年,俄罗斯将兴建1000座免费为儿童开放的足球场地,同时兴建2000座面向大众的小型足球场馆。而专门为俄罗斯国家青年队建立的莫斯科郊足球训练基地目前已经将近完工。
在俄罗斯足协2005年提出战略规划后不久,俄罗斯联邦也正式出台了至2015年的国家足球发展计划。
“发展计划详细地部署了发展俄罗斯足球所需要的每一项资金,有力地支撑了发展战略规划,从而发展规划得以切实的开始一步一步的实行。也就此造就了本次俄罗斯足球队在欧洲杯上的奇迹。”佐尔科夫说。
源自《21世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