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在华西村的双重身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吴仁宝身份的确认是个悬而未决的争论,这位现年80高龄的中国老人,一面是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村支书——所有的这些身份唯指向一个答案,那便是政治家。但与此同时,他还是厂长,是董事长与经营者,他领导下的华西集团创立了“华西村”牌、“仁宝”牌等各种品牌,并且在1999年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现代社会中,只有企业家的脑袋才会思考公司上市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两种完全不相融的“血型”,却在吴仁宝身上融在了一起,让无数“企业家应远离政治”的忠告破产,也让世人每每产生好奇之心,其中包括美国的《时代周刊》,这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志在2005年用了一期封面文章来解读吴仁宝。不过,对吴仁宝和华西村最全面的解读却还是来自于国内,新出版的《赢在华西》便做了这样一次努力。
我曾经在10年前就访问过传奇的华西村,近年,在写作《激荡三十年》的时候,又通过公开资料详细查阅了吴仁宝和华西村的资料,但阅读这本《赢在华西》,仍然让我多出了几分感触。吴仁宝从28岁起担任华西村书记,直到48年后才宣布退休,期间他让华西村从一个讨饭村,变成了别墅成片、绿树连荫的世外桃源。2006年全村销售收入是400亿元,而同期蒙牛集团刚过百亿产值。在这样的辉煌数字背后,使吴仁宝受到过从毛泽东开始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都曾为其座上客,也正是这些原因,很多人眼中的吴仁宝更多了些政治的光环。
但我更看重的是吴仁宝企业家的一面,因为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其政治家的一面无从考究:那种不可复制的、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机遇千年始出一回,或许不具普遍意义。而吴仁宝和华西村所展现出的企业一面,却可令众多企业经营者借鉴。
在《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为企业家画的肖像中,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特质包括:天生的敏感、对金钱的极致追求、冒险、赌博,以及游离于疯狂与理智之间的平衡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吴仁宝是天生的企业家。
那个有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是这样的:
与天生的敏感相比,后天的克制则是企业家吴仁宝基业常青的根基。
在华西村崛起前后,与他同样具有奇迹般成功的地方还有河南的刘庄和南街村,以及天津的大邱庄,浙江的横店等,尤其是天津的大邱庄,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与华西村并称为“北大南华”,而且它们的发展模式都非常相似,以经营企业的思路来治理乡村,依靠发展重工业迅速致富。唯一所不同的是,大邱庄的庄主禹作敏发达后骄横一时,最后因与地方政府抗法而落得牢狱之灾。《赢在华西》书中披露的情况是:在大邱庄主禹作敏出事前夕,吴仁宝还派亲信去劝解,禹却因固执而最终身败名裂——同样取得过辉煌成就的两个人,结局却大相径庭,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对于站在今天的人来说,80岁的吴仁宝和400亿产值的华西村只是一个结果。因为我们在不断前进,所以才需要不时地回望来时的路,双重身份的吴仁宝其实给的只有一个答案。【本文来源:财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