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与万科走过20多年 像登山一样稳步攀升
从万科的前身,到组建万科,到成为专业地产公司,王石和万科一起走过了20多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想到万科,几乎就会想到王石。严谨、坚韧、清醒、特立于世却又引人注目,始终与媒体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万科的风格,其实就是王石的风格。
万科,比百科还大的名字,却反映着早年的万科,曾想百花齐放。
一旦确认了以房地产作为主营方向,万科立即雄心万丈,要做就做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2001年,万科将万佳“嫁入”了豪门,标志着万科全面进入地产行业。业内人士认为,万科的战略性调整共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就是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第二是从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第三是投放的资源由12个城市向北京、深圳、上海和天津集中。万科的规划一步比一步更集中、更细致。
从万科的战略调整可以看出,万科做地产行业领跑者的雄心。为了这个梦想,万科砍去了很多长得很好的枝叶。2007年,万科的销售金额达523.6亿元,同比增长146.6%;营业收入合计355.27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98.27%,利润总额为76.41亿元,同比增长了122.50%。这一业绩远远超过其他内地房地产公司。
在商言商,这是许多企业家信奉的金律。做企业追求的就是利润,逐利成为商人的本质。但是,到底赚多少合适,却是王石和万科思索的问题。很多人会认为,能赚就赚,难道还要少赚不成?王石的观点是,只要追求公平合理的回报即可。这一观点甚至曾使人认为他没本事多赚。
20世纪90年代早期,很多开发商追求暴利,结果一旦国家开始宏观调控,立刻深陷困境。实践证明,万科当时提出利润超过25%不做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许多开发商艰难度日的宏观调控期间,万科地产的规模以平均70%的年均速度递增,到1998年,万科突然发现自己排在了沪深两市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名。
目前的地产市场环境和20世纪90年代多么相似!2006年、2007年,深圳地产乃至全国地产都经历了一次高温发烧期,不单是地产商,甚至普通民众,都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炒楼队伍,随随便便转手就赚几百上千万,结果现在大多数牵涉其中的企业和人都不得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