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强:全国箱包五金老大的逍遥术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源自《山东商报》

一个中型企业凭借自身营造的不可替代性,在“无竞争领域”从容做大。 ——宋国强 拉二胡拉得逸兴遄飞,大家都习惯先称宋国强琴师,山东国强五金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了他的“兼职”。 木器厂转产纤维板 完成原始积累 21年前,28岁临危受命濒临倒闭的乐陵木器厂厂长,宋国强发现,作为家具上游产品的纤维板市场前景不错,果断决定为昔日的竞争对手提供原材料。 当时,乐陵木器厂原先有一条纤维板生产线,但那是一条以当地盛产的棉柴为原料的生产线,因为相关技术不成熟,安装起来之后就不曾运转过。新上生产线需要大笔资金,宋国强和全厂职工一起,东挪西凑弄来3.5万元,自己动手对原有的那套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日最高生产能力达到300张。产品上市后立即销售一空,接下的订单一下子排了两个多月,为乐陵木器厂完成着原始资本的积累。 逼倒香港100多家 五金企业 在1990年的“乐陵金丝小枣节”上,一位来自香港的客商让乐陵木器厂为其生产高档箱包,但是当宋国强率一班人马对全国乃至东南亚箱包市场进行了一番考查之后,却失望地发现:箱包市场这块蛋糕已经被先行者瓜分殆尽。但是,失望之余他们又意外地发现,中国的小五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高档箱包所需的五金配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回到乐陵后,他从全厂职工中挑选了5名技术能手,用了半个月时间,将一套花1.5万美元进口的密码锁模具分解开来,并精心绘制了模具图纸,随后5名技术能手奉宋国强之命来到了号称中国“模具之乡”的浙江宁海。5名技术骨干半年后带着12套合格模具和一整套成熟的模具生产技术回到了乐陵,成为了日后生产箱包五金最早的技术储备。宋国强从开发银行贷了几十万美元,为企业换来了两套高性能的模具设备、意大利电镀设备和高质量的进口原材料。 不久,国内许多箱包企业从来自山东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报价单上,欣喜地看到他们的五金配件价格远远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却一点也不比进口的五金配件逊色。这一下子改变了中国高档箱包“价”高和寡的形象和境遇。从此,来自国内各种箱包厂家的订单纷至沓来,有的厂家甚至表示,非“乐港”的产品不用。1995年,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稳稳地坐定了全国最大的箱包五金生产商这把交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一次去香港,有人指着我说就是我抢了他们的饭碗,香港一下子倒闭了100多家五金企业。” 20多年的老板是 企业的全才 1997年,山东省内一家德国投资的塑钢门窗公司找到国强公司,谋求为其用于出口的高档塑钢门窗提供五金配件,很快,国强公司就拿出了样品。起初,德方的技术人员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够放心,宋国强告诉德国人:“你们带样品到欧洲任何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国强五金都是真金不怕火炼。”检测结果让国强集团拿到了几千万元的大订单。 “或许正是因为很多人不认识我,我活得才比较自由。”宋国强每天下班几乎都打乒乓球,一周唱戏两次,周末和职工钓鱼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的悠闲得益于他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和熟悉的团队,“我在这里呆了20多年,我的员工基本也是,少的也跟了我七八年。从一颗螺丝钉进厂到产品出厂,全是我的队伍自己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