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小企业的救世主?
源自:《知行经理人之家》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及国内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导致众多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考验。2009年11月 21-22日,第二届营销中国论坛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笔者认为未来四大因素将致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危机。
1、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利润率明显下降。
一方面,从各行业的监测数据来看,大部份工业原料价格上涨,特别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石油、矿产、金属等价格都在不断飙升,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国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成本飞速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的采购力明显下降,以出口外销为主要渠道的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利润下降、货物积压、资金断流的严重问题。
2、正规渠道融资困难,各种危机四伏。
受货币政策从紧影响,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本来就贷款难的中小企业,贷款就更加困难。由于正规渠道的融资难问题出现,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因而不断有众多企业开始使用“地下钱庄”、“高率贷”等方式进行融资,这无疑是中小企业的顶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
3、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阻。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出现新高,给我国众多外贸与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人民币升值,汇率无法预测,也容易导致中小企业生产预期不明确,直至资金链断裂危机。
4、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用工成本提升。
2009年1月1日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大幅度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包括企业为员工交纳的劳动保险等“五金”和终止劳动合同时企业要付的补偿金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费用等,使企业平均用工成本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谁是救世主?
笔者看来,既然外部环境不可控,那么在困难面前只有坚持到底才是胜利。只要我们把握企业内部可控资源、充分借力、整合资源就一定能拨云见日。
众所周知,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不断地重蹈覆辙——降价、削减成本、降薪等。此类方式无疑是饮鸩止渴,不仅无法为企业创造良机,还将使企业走向穷途末路。笔者认为,企业的真正危机不应该是外部危机,而应该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调节。在众多企业同等面对危机之时,企业应该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之源,创新产品、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多层次打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百年基业。
为解决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在2009年11月21-22日第二届营销中国论坛举办期间,众多营销大师、专家学者将齐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与1200多名各行业营销界人士共同探讨该问题,为中小企业解困出谋划策。本届论坛以“创新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为宗旨,以“国家形象创新与中国企业营销力”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一个商界巨子、政府高官、学界名家、强势媒体风云际会的高端平台;一个凝聚企业家经营智慧、展示企业优秀营销案例的年度营销盛会;一个推动本土企业营销创新与全球营销发展趋势交流融合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