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专访:创新有时是持久的忍耐与孤独
摘自《齐鲁周刊》
专访山东省河南商会监事长、泰山管理学院院长——马方
如果追溯历史,“商人”这一群体便发源于河南。中国第一位商人王亥就是河南商丘人,被称之为华商始祖。南阳范蠡与濮阳吕不韦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商人。
“有时候,文化精神比某个商帮外在的依存更为珍贵。”山东省河南商会监事长马方说。
异地商帮的草根特质
与其他山东省河南商会的成员不同,马方的事业是一座非盈利性质的商学院。经营一座学校往往需要理性公正的性格以及特别的公信力。这些气质恰恰也是一名商会监事长所应该具备的。
泰山管理学院前身是山大华特职业经理学院,目前主要致力于在职管理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山东省最大的在职管理者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中国首家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商学院。所以,作为学院掌门人的马方接触过许多全省各地的企业家,概括来说,南方、特别是江浙人聪明灵活,认为个人奋斗成就事业。北方人更厚重,同时“官本位”思想也更严重。
“其实异地商帮的基础往往不如本地鲁商。”马方称大多数异地商人是到山东打工,从草根开始逐步创业成功,起点往往比较低。当然,许多当初打工的河南人已经是全国著名的老板了,比如恒大集团的许家印、健康元药业的朱保国等。
据马方介绍,河南有自己的产业特点,往往是一个家族、一个村千百年来就致力于某一行业。比如全国礼品市场80%的份额由河南人占据,钻戒、珠宝也是河南的特色产业,金伯利钻石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钻石生产企业,拥有近6000家店面,资产数十亿,其掌门人董留声及大部分高层皆系开封市尉氏县人。任剑峥也将七彩云南做到了全国皆知。
文化精神比商帮外在的依存更为珍贵
除久负盛名的晋商和徽商外,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浙商、苏商、沪商、粤商、闽商、京商、鲁商,以及近年来得到认可的豫商,组成了所谓“新十大商帮”。
然而,文化精神依存比某个商帮外在的依存更为珍贵。公众认为浙商“出身草根,敢为人先”;苏商“货殖为急,时任知物”,即以实业为主,追求薄利多销和资金快速周转;鲁商则忠心、简约、谨慎,其企业与政府荣损结合过于紧密;而豫商被追溯为“中国最早的商人”——这些都是由其传承已久的文化、精神特质所总结出的。
“豫商像大多数北方人一样保守,其长处是热情、忠厚、诚实,稳扎稳打。比如山东蓝翔技校的校长荣蓝翔,十几年间闷着头便将企业做到同行的前列。跟鲁商相比,豫商似乎更低调,同时也更灵活一些。”但另一方面,马方认为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深远,豫商残存的小农意识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团结以致影响群体发展。这恰恰是当代豫商需要克服的。
在之前的采访过程中,常会有南方企业家说起北方人创新不足,当然他们措辞严谨,往往用“有提升潜力”来表达。这种印象一方面来源于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同样也是双方交往中的经验之谈。
对于“创新”,马方认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追求短小轻快的投资方式。但是,灵活投机并不一定是创新,同样稳扎稳打也不一定就是不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在这个角度来讲,有时候创新反而是持久的忍耐甚至孤独,之后的凤凰涅槃才能够产生一种新的事物。”
商会经营要有“度”
2008年以前,济南只有浙江商会一家异地商会,但是自当年末,济南开始出现商帮林立的情形,江苏、河南、江西等多家异地商会开始崛起。这固然与乡情及政府推动有关,异地商人的抱团发展却是其最大的原因。
自古商人只有成帮才能成气候,抱团最早虽然同样基于血缘与地缘关系,却并不封闭,且与时俱进,最终形成一种凝聚力、向心力以及认同感、归属感。商会是商人成帮的“粘合剂”,是商帮得已成型的组织载体,也是商帮借以编织网络、展示力量的平台。
据马方介绍,目前山东省河南商会拟筹建河南大厦、河南商会银行及贷款公司,相关事宜正在积极运作中。“现在看来,山东省各个异地商会运转良好,但因为无前例可循,一切都是在探索中进行,其间也出现各种问题产生。”
目前,济南多家异地商帮计划建造一座大厦,似乎这样一座标志性建筑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认同感。“商会可以委托几个商业会员建造大厦,建成后赠送几间办公室给商会,其余的则继续商用。但是商会不能利用大厦挣钱。”马方认为商会是非盈利组织,在运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能与会员“夺利”,否则就违背了建立商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