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该怎样学习
——马方院长在第二十二届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做客泰山管理论坛,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两个观点。
我们看过很多书,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哪些书该看,哪些书不该看?自古有“著书立说”的说法,如果书不是著的,其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当今社会,“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对书商而言似乎更贴切些,一本本畅销书被书商和作者策划出来,多数的书是在被确定主题后找几名无业或在校大学生或专业图书公司的写手从网上拼凑出来的,或署名XX编著(其实是“不编不著”),或找一名家做“主编”(其实主编根本无时间过问)。这样的书除了有个好听、好卖的名字之外,没有太多价值,其内容在网上到处可以找到。
可想而知,我们读了多少无用的书,花了多少冤枉钱。所以,我建议,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时,把时间花在“经典”上,读经典的书,好比听一首古典音乐,远比听百首流行音乐陶冶性情。全球知名的管理学家如德鲁克、波特、菲利浦等,国内知名管理学家如陈春花、张维迎、郎咸平等,他们的书都值得一读。
我们听过很多课,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哪些课该听哪些课不能听?我院的不少学生及身边的一些朋友曾很自豪的和我谈过一些所谓培训大师的课如何如何,这里我想问大家,为什么一流商学院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不请这些所谓的培训大师去讲课?
商学院是真正培养优秀管理者和企业家的地方,他关注的是学习的可应用性、可复制性和前瞻性,如我院对老师的要求可概括为两点,第一要能“说”,即能用理论证明自己讲的是正确的,如很多学科带头人、知名学者、教授等;第二要能“做”,即能用实例证明自己讲的是正确的,如大型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多数所谓的培训大师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只是会“演”,自己没有做过,也不能保证自己讲的能从理论上证明是正确的,至多为我们讲些概念上的东西和所谓的一些新的知识,至于对工作有什么用,我想,听过他们的课自己会有体会的。其实作为管理者,我们学习更要关注的是组织发展的规律,系统和组织能力的提升,而非知识和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企业走的更远、更久。
作为致力于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商学院,我们一直严谨治学,追求宁静、致远,拒绝浮躁、功利。今天我院有幸请到的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