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瑜章:丢弃短板 创造成功
上世纪70年代末,14岁的吴瑜章赴美留学;10年后,携计算机、国际市场双学士学位和EMBA学位回国,成了最早的“海归派”。担任沃尔沃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期间,沃尔沃跃居重卡在华品牌的第一位,他本人则被誉为“一个推动中国物流革命的急先锋”。然后他带着自己多年总结创造的管理理论——“渠成水自到”、“新木桶理论”等,辞职开办管理咨询公司。他说,中国太需要原创的管理理论了。
懒人先建渠后引水
兄弟三人,同住石山脚下。大哥很勤劳,每天跑到远远的河边担水。二哥也担水,但后来他动了心眼,决定开凿引水渠。老三一看,什么活计全放下了,只在自己屋后面挖了个蓄水坑,把引水开关什么的全都准备好,就在家里跷着二郎腿,等着“渠成,水自到”。
吴瑜章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诠释他所理解的成功之道。前瞻和主动选择,也就是在别人担水的时候,你先建渠。
用长板做个新木桶
在美国10年里,吴瑜章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看书,看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卡耐基、弗洛伊德,也看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孙子。
中国人为什么丢弃了鲁班的“飞鸢”,丢弃了郑和宝船的设计图纸,又被西方人打得落花流水?曾经落后于中国的西方世界,为什么在短短数百年的时间里就迎头赶上,支配了整个世界?也许,有必要考察一下中西方成功学的差异。
《世说新语》中有个故事叫《周处》,讲的是西晋名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乡里的人把他和山上的虎、水中的蛟并称“三害”。后来,他杀虎斩蛟,却发现乡里人以为他死了正在庆贺,才知道悔改。名士陆云点拨他说,人的缺点往往在于没有志向,你现在既然已经立志改正,又何必担心不能成功呢?于是,周处便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后来终于成为“忠臣孝子”。
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吴瑜章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思维系统的缺点:周处是怎么行“道”的?就好像是给人指路时,只说你现在走的这条路不对,却不说哪条路是正确的,应该怎么走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是中国古代成功学的问题所在。只说“道可道,非常道”,而没说如何行“道”。这样的“道”,微言大义,不可言传,既缺乏细致的解释和分析,又没有量化的标准,模糊性又非常强,根本没有办法实行。总而言之,就是只在理论上解决了问题,而没有在实践上解决问题。
相反,西方的思维系统是“术”的系统。他们热心于“怎样正确做事”,至于什么事情才是正确,则显得有点耐心不足,思考不够。西方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习惯是非常实际的: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多少钱。这种认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使他们在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吴瑜章说,现在不能停留2000多年前的“道”,也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术”。只有中西贯通,平衡统一,我们才能发现、认识和掌握正确做事的逻辑,超越得“道”与得“到”(做到、得到)的局限。
如何中西贯通,吴瑜章有一个理论叫做“新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众所周知,即一只木桶能盛放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由此引申,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能取得多大成就,决定性因素是缺点和最弱的成员,而不是优点和最强的成员。成功必须克服缺点。
吴瑜章则认为,从哲学上说,缺点是必然的,世上没有无缺点的人或事物,能够下苦功并且幸运地克服自己天生缺点的人,毕竟是少数。不如把短板扔掉,用长板做成新木桶——把自身内部因素的长板和各种外部因素的长板合理配置起来,组合成一个能装很多水的新木桶。内部因素的“1”与外部因素的“1”,将产生1+1=7的惊人效果。
奥运与自尊·自卑
吴瑜章的结论是:自尊=自卑,而真正自信的人既没有自尊,也没有自卑。现在的中国人应该建立自信,扬弃过强的自尊心。
还是少年时代在美国的体会,当时中国的影响力很弱,在密歇根州这样的地方,很多当地人甚至不知道中国,不知道北京。吴瑜章说,他和大多数华侨一样,“表面上绷着,内心是很自卑的”。不能知己知彼,人就显得信心不足,变得极其敏感,那些超级自尊的人,其实都很自卑。如果不是自惭形秽,他们为什么风声鹤唳,把别人正常的话语也当成了歧视和贬低?
美国人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其实这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自信的人,不太关注别人说他什么,对外界评价不敏感;过于敏感,意味着超自尊、低自信。
如果说自信和自卑都是一把刀的话,差别在于,自信者拿着的刀是刀锋向外的,而自卑者把刀锋指向了自己,稍不小心就被自己手中的刀扎得鲜血淋漓。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不得不举起自尊的“盾”。他们的自卑感有多重,他们自尊的盾也就有多厚、多坚硬。吴瑜章幽默地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论证,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自尊=自卑”。
吴瑜章说:“奥运,特别应该办。因为它是为了自信而办的,不是为了自尊。从‘道’到‘术’到完成思维系统的重组,奥运提供了一个检验的机会。在奥运的筹办过程中,中国人必须面对世界上最好的长板,找到自己最差的短板,然后做成容量更大的新木桶。以前,外国人来到中国,有的看到西北农村,认为中国还很穷很落后,看到上海外滩,则惊呼中国已经比纽约繁华。但这都不是对中国的真正认识。奥运之后,世界才能真正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而中国人自己的内视,既要看到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又要看到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换的当口。奥运是中国人建立自信的里程碑。”
一个真正的领袖是要有胸怀的。这是吴瑜章对“自信”的解释。
他说,他的第一本书《渠成,水自到》,是给中国的精英看的。“中国太需要原创的管理理论了,所以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几个,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出去演讲,人家说这是原创,而且是系统性的原创,我很高兴。希望这本书成为精英们放在卫生间里的工具书,需要时翻一段出来,能用。”对于精英,他的定义是能够主动前瞻的,能够找到水、先建渠,并与大家分享的人,才是精英。
市面上商战书籍铺天盖地,记者发现,其中基于权术、厚黑学的特别多,而吴瑜章的精英定义特别强调“分享”。把这番感想说给他听,他十分开心。
不要“水落石出”,要“水涨船高”。如果每个精英都这么想,中国还怕坐不稳火车头的位子吗?吴瑜章说。
源自《解放日报》(2008年02月23日)
吴瑜章
泰山管理论坛特邀嘉宾,原沃尔沃集团副总裁,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