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神韵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山东商报》记者手记
接他从机场来的时候,郎咸平说自己不是台湾人,不是香港人,就是山东人。
他的出现,灰白头发、刮净的眼镜,和现在所有能看到的图片上的记录一样,他的笑,他演讲时,时而铿锵,时而诙谐,时而文学。他的表情和手势丰富,他的结论近乎苛刻,仿若非让人卸下静丽的妆,展露掩盖的雀斑和伤疤。
早年,我读郎咸平的后遗症是他有些鲁迅的风骨,这是直觉,不用人来综合解析的直觉。很多时候,深刻会让自己痛苦,所以我们不愿吹皱一池春水。
高处不胜寒,太有才华的人往往是孤苦和寂寞的,郎咸平告诉我,一个人在战斗,很孤独,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支持。
在当下对郎咸平形成的文字描述中,他是一个会吸引注意力的人,这次他来讲课,没有课件,大家也不用去权衡看人和看PPT演示的频率。
在讲座休息的时间,有位妈妈带着她写给14岁儿子的一封信,请郎咸平写句话,郎写下“祝愿××走向卓越。”这话搁别人写下或许会有高大空的感觉,但是郎咸平是真心的,这符合他喜欢深究看本质的特质。
30岁之前的郎咸平几乎是反面教材,他用“小混混”给自己定位,用“自卑”来描述那时的他。如今,郎咸平飞来飞去,不停讲课,风光的同时,请留意一下他的风度。
对于讲演之外的揭牌,郎咸平也是谦和的,他的两手握在一起,静静走着程序。
“今天很高兴啊”、“我相信啊”、“是吧”、“我要告诉各位”……他的口音中有一点谐调,他用最近的所看讲到观察,讲到之前的形势,他能把经济形势融入徐志摩的诗,改装后的字句他字字顿顿,倾情吟诵。
他,如同他的名片,白底黑字,自然简单,但是白底有纹格,郎咸平三字写得像饭店的招牌一样醒目。他的观点鲜明,而且他的观点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之后是正确的,他笑言,每次都讲对很不容易,但是其他学者每次都讲错更不容易。
听他的见识,品他的学识,领他的胆识,他不喝牛奶,学者郎咸平喜洋洋的笑容背后是狼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