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三叹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文 MBA0801班朱延东
江南水乡,曾是一个纯真的梦想。癸未秋末的一天,周庄却这样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了。
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扯不断,理还乱,似一个哀怨的少妇在如歌如泣的倾述。携友由申城出发,取道昆山,再至周庄。而后,心便被一团真实而又虚幻的情绪紧紧包裹起来,随着躯体在这千年古镇的大街小巷中徜徉了。
千年古镇,九曲回肠,幽深绿水,斑驳民房,小桥错落,船来船往……,走在光光的石板路上,思绪便不时地被搅起。
我想起了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
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想起那个“撑一把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女孩”;
我还想起张抗抗笔下那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又是怎样在这里邂逅一个一尘不染而又艳绝尘寰的佳人?
……
及至中午,与友对坐双桥旁边的百年老店三元楼上。举目四望,那濛濛的雨丝下不用丝毫地勾勒,正是一幅绝好的梦里水乡图。雾气氤氲中,城市的喧嚣、人世的险恶、功利的劳累、缛节的束缚……渐渐地远去,心情便成了一抹易碎的白纸。
可惜无酒,就没有了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气;
但有知己对面而坐,于是就有了这《周庄三叹》。
一叹历史的沧桑。多少年前的周庄,大概不会想到今日的周庄吧。周庄还是那个周庄吗?水依然是那片水,桥依然是那座桥,吴侬软语中飘来的依然是那谙熟的乡音,可却已是物是人非了。全福寺的钟声敲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却也真真切切地告诉芸芸众生,历史已随钟声远去,时光不会再倒流。历史沧桑轮回,留下的是文化的积淀和气节的永恒。
二叹友情的可贵。与友相对而坐,凝视许久,感慨颇多。想起曾经的纯真记忆……如今,囿于距离和那层层的世俗而不得已了。可悲耶?可喜耶?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至少应该感谢上苍赐予我这样一位朋友。古人说:肝胆相照者谓之知己,声气相通者谓之知音,心心相印者谓之知心。我谓友曰:知己+知音+知心则何如?记得在路上我给友看一则手机短讯——世有渊明,菊花可以无憾也;世有嵇康,琴瑟可以无憾也;世有伯牙,子期可以无憾也。口中无话,相视一笑!
三叹人生有太多遗憾。命运又何偿不是那遍布小镇的沟沟河河?哲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起初,我是坚决不信的。在经历了太多,错失了太多所谓的“良机”时,我有时也如醍醐灌顶式的猛然觉悟。即使我一直在这浑浊的人世中随波逐流,但当我看见那似乎应该称之为机遇的机遇飘过时,我本可以像抓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抓住它。但,我没有!也许,许多人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爱情、事业和人生,而我却只能以一句“人生有太多遗憾”来聊以自慰。唉,也许彼岸的幸福真的比此岸的幸福幸福,但我又如何能倾斜我心灵的天平?
想了很多,说了很多,而后又归于平静。周庄的模样在车后越来越远了,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想,不管多少年之后,我都会记得,这江南水乡的美景,还有那红色雨伞下相携走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