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胆诗心肖力勇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源自:《泰安日报》
冬来夏去时何尽?己丑重逢境意新。
架鞅长奔品苦乐,松缰静卧悟秋春。
功名不及牵民意,俸禄何劳沐国恩。
残日烧云情欲烈,人生老酒更醇真。
他,具有一种宝剑般的坚韧品质,更拥有一颗诗人般的赤子心灵,他就是这首《七律 六十感怀》的作者---原泰安市卫生局局长肖力勇。
母亲的点化
肖力勇出生于1949年11月30日,正巧是农历的十月初十,属牛。记得小时候,肖力勇问母亲,“十月初十”是什么?母亲回答他说,十月初十就是十全十美的意思,愿儿子长大以后,做事情要完美。肖力勇还曾问过母亲,属牛好不好?母亲说,属牛好,大属相,身体好能干活,光吃草,省给别人吃肉。这两件事,肖力勇当时虽不太懂,但印象却十分深刻。母亲的点化,儿时的潜移默化,使他逐步有了感悟,加上环境的造就,让他终身受益。人生路上,瀑布和黄牛就成了肖力勇做事和做人的偶像。追求完美的人生理念,宽厚诚实的处世态度,不求名利、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了他不懈追求的人生目标。《调笑令飞瀑》和《调笑令黄牛》,咏物言志,抒发了肖力勇矢志不渝的愿望和目标,也浸透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飞瀑,飞瀑,敢跃高崖深谷。曲折不回来路,何惧粉身碎骨。骨碎,骨碎,装点山河更美。”
“黄牛,黄牛,立志拓荒不休。角平荆棘草丛,蹄播春夏秋冬。冬秋,冬秋,血热只需草有。”
肖力勇的父亲出生于泰安郊区农村,青少年时期闯过东北,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腰部负过重伤,是二等伤残军人。父亲性格豪爽,不畏权威;工作思维清晰,事业心很强,多次立功受奖。
母亲祖籍浙江绍兴,书香门第,其祖父和大祖父都是清朝末年进士。母亲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知书达理,博学多识。母亲做过教师,1947年参加革命,经历坎坷,又一辈子操劳家务,吃了很多苦,于2008年11月13日病故,终年83岁。母亲对肖力勇的影响最大最深。众多兄弟姐妹都说,他兼有父母的优点,更多的还是像母亲。母亲去世的当天,肖力勇满怀悲痛填了一首词《蝶恋花哭慈母》:
“苍天悲恸哭慈母,肝肠裂断、泪洒黄泉路。儿孙无力回天术,哀哀仙鹤飞西处。八十三年风雨度,历经坎坷、亮节高风舞。五十九冬育儿苦,愿化清风绕娘墓。”
焦厂的磨砺
肖力勇于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当时在“文革”时期,由于父亲还没有“解放”,仍关在“牛棚”不让回家。好多条件好技术强的工厂都不要他,原新汶县县委干部王清泉、付聿泉两位前辈,当时在筹建新汶焦化厂,接收了他。焦化厂土法炼焦,劳动强度大,活又脏又累,是壮工待遇。在厂13年,为了给父母争气,也为了给自己争气,肖力勇拼命干活,年年当“五好工人”。他政治上要求进步,不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1年整党建党,发展党员没有他,因为父亲还没有解放。肖力勇感到很委屈,跑到野地里偷偷地大哭了一场。
肖力勇没有气馁,在他担任班组长时,是全厂的高产班组、红旗班。他完成本班任务后,不到下班时间,就经常为下一个班组的生产做好准备,车间领导经常表扬他,说他具有大局观念。不久,他担任了车间副主任,哪一个班组的生产上不去,车间主任就叫他带哪一个班组,他带哪一个班组,哪一个班组就成为最好的班组。1972年底,肖力勇被选为共青团新汶市委委员。1973年父亲解放,同年6月28日,肖力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担任厂党委委员、团委书记。1975年全国抓整顿,厂领导和工作组,又派他到最落后的一个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一年的时间,这个车间成为全厂最好的车间。1976年11月,肖力勇担任了厂党委副书记,分工抓全厂的生产,当时他才27岁。
可以说,肖力勇吃苦耐劳、作风扎实、联系群众,意志坚强、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是与他基层的磨砺分不开的。2007年2月,肖力勇邀了部分老工友,畅怀叙旧,感慨万千,有感而作《七律 故地》:
炉火熊熊烟滚滚,途艰无悔十三春。
仍怀封顶霜凝背,犹记装窑雪扑身。
车重高爬力已尽,人疲久卧黍难闻。
不经风雨松何挺,温室鲜花短日芬。
救灾的日夜
2001年2月底,肖力勇从市民政局调任市卫生局。6月8日清晨,不慎摔伤,造成胸椎骨折。7月初的一个星期六中午,肖力勇接到张勇伟(时任泰安市市长耿文清的秘书)的通知:“东平湖出现险情,市长要您做好准备。”正在吃饭的肖力勇立即放下碗筷,马上通知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艾宪淮及办公室主任田爱坤,直奔东平。
在东平卫生局,肖力勇听取了救护和防疫措施等汇报后,他留下艾宪怀,自己连夜赶回泰城,在泰城卫生系统又组织了2支防疫队和9支医疗救护队。当天下午,肖力勇又带领市直及88医院、泰医附院第一批医疗救护人员,冒着大雨,分组直接进入金山坝和陈山口。成为第一个进入东平湖抗洪救灾的部门,受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直接表扬。
在东平湖近一个月的日日夜夜,异常紧张,惊心动魄,险情屡出。加上酷暑难当,晚上虫叮蚊咬。初期,日夜在坝上,当时还没有帐篷,连棵树影也没有。肖力勇胸椎骨折未愈,特别在晚上疼痛难当。事后,时任市委书记的鲍志强对肖力勇说,当时天气之热,人数之多,时间之长,险情之重,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你们的努力,无一例疫情出现,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保证了抗洪任务的完成。由于在此次抗洪救灾中的突出表现,肖力勇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奖励。肖力勇的一首《五律抗洪》,记载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阴郁锁洲城,危湖系众生。
杞天倾雨注,汶口卷云腾。
疏道长河炸,强堤巨浪迎。
蛟龙遁海去,鱼水又添情。
抗典的风雨
肖力勇待人对事,能沉得住气,遇事不慌,从小母亲叫他“大不慌”。在卫生局工作期间,肖力勇遇到的大事、难事、急事不少,但他都能做到把关定向。
“黑雾迷蒙,非典骤然。来无影、判断实难。飓风南起,阴雨北延。百姓安危,泰山重,压双肩。 白士挥戈,碧血昭天。怎顾得、小家情牵。人疲马乏,不敢下鞍。热血奔流,凝众志,病魔歼。”
一首《行香子 抗典》,道出了肖力勇带领全市白衣战士镇定自若、勇战非典的艰苦历程。
2003年年初,面对非典来袭,肖力勇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他经常深入到厂矿企业和乡镇农村,帮助基层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6月初,外出民工大量返乡收麦,其中一位从疫区来的新泰市西张庄乡农民,主动隔离自己,这种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行为,让肖力勇很受感动。他找到这位农民家里,并召集了全村所有返乡民工,现场说法,接受检查。消息传开后,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月7日晚8时,肖力勇正在召开调度会,突接儿媳电话,妻子正在呕吐,及至见到肖力勇回来,妻子立即昏迷了过去。经诊断,妻子脑子大面积出血,脑主干也有损伤。做了开颅手术后,妻子严重昏迷了20多天。当时医生告诉肖力勇,他妻子的手术很成功,能不能醒过来,醒到什么程度,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肖力勇从和妻子恋爱起便感情甚笃,直到2003年,都是由妻子给他理发,从未到外面理过。妻子昏迷后的一次,当从车的后视镜中看到自己该理的长发时,肖力勇禁不住潸然泪下。
在妻子住院的日子里,由于抗击非典的压力太大,肖力勇很少照顾妻子,都是在半夜12点以后,才能到重症监护室,守护她到天亮。当时,肖力勇不断地呼唤妻子,和妻子说话,盼妻子能早一天醒过来。肖力勇人困马乏,内外交困,虽是心急如焚,表现却镇静异常。6月19日,肖立勇喜得一小孙女,一丝欣慰起心头,七律《非典》呱呱坠地:
霹雳一声炸宇空, 黑云压顶欲摧城。
非魔肆虐民安在, 白士挥戈典已惊。
黎众齐心千鼎力, 国家同难两牵情。
残春遭雨花凋落, 小菏平湖出水婷。
非典战役结束后,肖力勇被表彰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委、省政府给他记一等功。
肖力勇生来性情温和,为人做事总是留有余地。他在卫生局工作整整六年,从未批评过一个同志,但大家的积极性却都很高,单位之间相互都竞争着干。肖力勇无论是在职还是现在退下来,卫生系统的同志们,无论是领导还是大夫护士,都亲切得叫他——大哥。
本文主人公:
MBA0501班肖力勇,原泰安市卫生局 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