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周刊》:带着风险投资去中国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带着风险投资去中国
美国《商业周刊》网站7月24日
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增长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以前很少在硅谷以外投资的美国西海岸的风险投资商的投资热点区域。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公司获得了7.7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是2005年同期的两倍。
英特尔创投1998年进入中国时,绝大多数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只关注美国的互联网企业。现在英特尔创投在中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美国风险资本涌入中国,甚至英特尔创投本身也成为了竞争的对象——由于本土投资经验丰富,他们的优秀员工成为了那些刚刚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商的追逐对象。太多的钱投向了很有限的案子,引起人们对互联网泡沫归来的担心。英特尔创投的总裁说现在并不是很担心,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不懂汉语阻碍英国公司发展
英国《卫报》7月25日
85%的英国商人把中国看做他们的机会,超过1/3的人认为他们最好的机会在中国。英国的商界人士正在呼吁在中学和大学里开设汉语课程,因为不懂汉语越来越成为他们与中国做生意的障碍。管理咨询公司Hay集团的调研发现,英国商人期望他们公司利润的10%来自于中国,到2009年总额将达到2000亿英镑,从而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但是不懂汉语以及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成为他们的障碍。
英国的企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英国本土都面临着争抢懂汉语和中国市场的人才的竞争。英国目前每年只有500名学汉语的毕业生。他们呼吁欧洲大学的MBA课程中单独开一门中国课程。英国政府需要重新审查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不仅引入中文教育,还要增加与整个亚洲相关的文化以及商业课程。
人民币升值将是漫长的期待
彭勃新闻社 7月25日
美国著名证券经纪公司Cantor Fitzgerald的固定收益投资研究的全球负责人大卫·高曼建议,投资者不要压住人民币升值。他认为,中国官员将会利用提高利率的手段而不是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而为第二季度增长率高达11.3%的经济降温。这对于期望人民币升值或者实行更大幅度的汇率浮动空间的人来说是个坏消息。
出口贡献了中国GDP的1/3还多, 中国的决策者会组织人民币更快升值以保护它的出口商。中国央行上周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投资旺盛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很大压力。人民银行会继续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买入美国固定收益债券。高曼认为中共十七大之前,人民币更快速地升值不太可能。
藏族牧民生活水平提高
《纽约时报》7月25日出版
青海藏族牧民的生活必需品名单中如今又多了一样:摩托车。虽然骑马放牧目前仍然是青海的藏族牧民常见的放牧方式,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骑着摩托车放牧已经像骑马一样普遍。牧民们觉得骑摩托车放牧快捷又稳当,效率要比骑马放牧高。
伴随摩托车一起进入牧民生活的还有太阳能和家用发电机,牧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比以前好了。有些牧民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那些仍以游牧为生的藏族牧民也增加了他们去小城镇购物的频率,有了摩托车,他们的出行更方便了。不过,目前的高油价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有些条件不是很好的牧民减少了摩托车的使用次数。由于以游牧为主,电视对于绝大多数牧民来说还是个奢侈品。
本文系转载《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