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成败的杀手锏,还是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9月中旬,我也遇到过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增添了我在其他方面的见解。比如,广东江门有一家中等规模的摩托车企业在南方人才市场精典大厦现场招聘很多不同的职位,其中有一职位是“销售经理”。当天,我去应聘,接待我的人很有耐心,对我所谈的国内摩托车的竞争态势和营销策略(限于保守秘密具体内容不作展开)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一直没有很多地谈自己的意见。大约半小时后,他非常诚挚地邀请我明天去他们公司签约,同时咨询我:“我们公司现在决定开始搞ERP,你觉得如何呢?”我说:“尽管对于很多基础能力不是很强的企业而言,ERP很难取得期望的效果,但至少可以将很多业务流程变得透明和流畅,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他听后,语气坚定地对我说:“一定要开始推广了。”
次日,我花了近3小时专程赶往他们远在江门市郊外的公司,那位先生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马上引我入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公室希望能够马上签约,可是人力总经理说:“我们要履行正常招聘手续。”当时,马上就要下班,那位先生让人专门带我去吃工作餐,途中,我才知道他是该公司老板。
吃罢饭,我在行政楼二楼空台坐等至下午上班的时间,中间也来了两位分别应试财务经理和售后经理的。大约两点十分,人力部一位工作人员拿来一叠材料,要我做测试题,题型除了部分专业题外,基本上类似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同我一起参加应试财务经理的先生当时就离开了,他觉得这种考试太没有现实操作意义了;另外一位应聘者,也悄悄离开了。
我想自己出来了一整天,总要看看这位人力老总的真面目吧!3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的试题没有做完,可能我天生不适合那种题型。人力部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测试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人力老总要搞。无论怎样,还是靠谈话的。”后来,人力部经理同我聊了一会,又等至时针指向下午四点,终于来人引我去见人力老总。
她首先用半英语半汉语对我说:“看了你的简历和了解的情况,我们公司现在提供给你的职位是营销副总或营销总监。你是MBA,我也在读MBA,那么你都学了哪些课程呢?你怎么看待学习和工作的差异性呢?”我说:“MBA只是学习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当前国内MBA教育也是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置比较类同的相关课程,不具有针对性;好在另外有些培训机构也开始注入了一定修读方向,更加利于学习者同企业实际工作的对接。不过,我个人对学习MBA课程的理解是,并非我们读完了多少本原版哈佛教材,重要的不是我们怎么样学习,而是做到如何能够尽快理论联系国内企业实际,真正形成对企业有帮助的管理方法。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做营销,学校教育中的原版菲利浦·科特勒的教材被视为营销学的圭皋,但是对于我们现实操作市场的指导性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市场、如何面对竞争的理念。比如,我们对于一款新的摩托车上市的导入工作,我们借助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和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对于市场销量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看了看我,她又说:“你觉得自己怎么看待摩托车市场营销呢?”这样,我谈了很长时间,基本上她的表情是满意的,但她似乎有点不甘落后的情绪。后来她询问我对公司ERP系统的建立的看法,在听到她回答该公司营销模式主要是代理制之后,我的回答令她有些不快:“目前对于新兴的摩托车企业而言,由于规模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导入ERP并不是最必要,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打造自己的营销团队和网络。”她也就公司战略管理问题和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沟通,非常遗憾,她似乎不太愿意给我时间来做更多的表达,她语速极快地表现着自己对管理和企业的看法……
最后,她问我要求的待遇是多少?我说保底年薪不低于15万,她说:“那么,你要求的保底工资是什么概念呢?”我说:“完成基本工作目标的基础之上,就应该核发了,超额完成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她说:“如果我们去年的销售目标是4万辆,假如今年你的目标也是4万辆,你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吗?你认为合适拿15万吗?”对于她的这个问题,我很诧异,反问道:“我想先听听你对国内外摩托车市场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我再具体和你沟通这个问题。”她有些忸怩地说:“我其实不是很了解摩托车市场,只是觉得按照常理,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肯定应该能够帮助公司总体销量一定百分比的提升。而如果,仅仅是维持原状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啊。”我表示理解,但我对该品牌摩托车在市场中的前景暂时并不乐观,这也是在分析了很多相关排名靠前的品牌厂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认识,摩托车开始进入微利时代,作为这家企业需要在营销方面出现突破性增长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厂商投入的营销与传播费用也会非常多,甚至可能出现投入和利润呈反比的现象,所以我诚恳地说:“就当前的市场竞争态势而言,能够维持原状就是一种成功,而组织并能够团队带领一定的增长肯定是我们鼎力追求的目标。”她似乎有些不满地说:“好吧,我们商量后将在一周内通知你。我现在还有其他人需要面试。请便。”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20分。出厂区,天色近灰,等了大约半小时也没有公交车过来,偶尔的中巴车因人满而飞驰而过,无奈搭了辆摩的赶去市内乘车回广州,到宿舍时已经是晚上10点30分。
回来后,我始终难以释怀这件事,明明是老板定下的人,双方最后还是不欢而散。通过思考后发现:
有时候,一个不自信或管理水平有欠缺的老板很容易被他的人力负责人所左右,这就增加了我们成功竞职的难度;
也有一种可能是,你的能力和见识一旦超越了相关方面负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你的入场券也是很容易被他们撕掉的;
还有一种可能,其实很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不如认为你只能是某一方面的专才,或做营销马上就要出很大的业绩。当然这样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
不过,也有特别“虚弱”的大企业主动冒险追逐这一业绩的增长率!很多企业甚至提出“全员营销”的企业市场理念,将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市场与营销中去,其实这种危害是明显的和长期的,企业的短期收益往往给自己添加了很多重复开垦市场的风险和负面干扰因素。
出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