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落后“80后”?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表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由于研究对象和时间、空间的变化,显得相对落后了。当“80后”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时,企业应该重新学习如何管理这些职场新人。
“以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才读MBA,希望读完MBA后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多“80后”的普遍想法,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就,把成就感和幸福感结合在一起。
因为更渴望成功,“80后”更容易遭受挫折。有数据显示,“80后”相比与其他年代的人,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多种因素使得“80后”面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有效减轻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就是让“80后”能正视现实,降低期望,去掉浮躁。
“80后”他们最看重的,是对行业和工作的热爱;其次,是职业发展。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需求。
在大会上认可他的意见,在实践中实施他的好想法,在“80后”看来这都是很大的激励。同时,创造一个能够自我激励的环境,让“80后”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发挥自己的能力是让他高兴的事情。
“如果员工加了两天班,你给了他五百元的加班费。他只会认为这是他应该得到的。真正的激励是你给他女朋友或太太买礼物,这种激励会比给他现金更有效,他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受尊重的空间里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说,主管们应该学习多种激励员工的方式。
“80后”员工流失率高是当今大多数管理者头痛的问题。“80后”的工作意向并不强,大多数人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甚至并不担心失业,这也是无数“啃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工作对“80后”的重要性正逐渐下降。
要不要忠诚成了管理“80后”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除了自身的价值观外,企业的一些做法也成为影响“80后”员工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但到处是规章制度,一切皆机制,造成员工无所适从。尤其是不安分的“80后”,他们会把离开作为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每个人在抱怨说公司怎样的时候,应该同时想想自己是否主动地为公司的发展做了贡献,是否主动地跟主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恰恰是员工在企业里应尽到的责任。我们首先强调责任再说忠诚,盲目的忠诚是不需要的。”新浪人力资源总监段冬说,“我们不强调员工要忠诚于企业,而是强调他要忠诚于这个职业。所谓企业的忠诚度,对于‘80后’来讲,个人职业的发展空间比企业本身更重要。所以,他只有忠诚于职业才能忠诚于企业,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本文系转载自【江苏商报报道】 仪修银 (编辑 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