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具“团队精神”的MBA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所以必须要有合作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群体比优秀的个人更有价值。”熊飞博士告诉记者,北航培养的MBA绝不是那种自我感觉非常强大、充满优越感的人,而是能够融入团队成为一分子,并最终带领团队获取更大价值的人。这一特色与北航作为一所军工背景的院校,长期形成的“从大局出发、内敛务实、不张扬”的学院氛围密切相关。
褒贬不一缘于水平不齐
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9所高校试点,至2007年招生院校已达127所,招生规模也从不足百人发展到每年大约两万人,目前全国MBA累计招生人数已超过15万。然而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社会对MBA毕业生的评价则褒贬不一。
熊飞博士认为,MBA群体来源五花八门,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MBA毕业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据他介绍,目前就读MBA的学员中,有的已经在企业中身居高位,读MBA是为了补充知识,及时充电;有的是将来准备从事管理类工作,提前进行知识储备;有的单纯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也有的是因为本科专业不好,希望通过MBA来转换专业。
由于从整体上讲在招生入口上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因此学生在入学时水平就相差很多。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具备MBA报考资格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此外,MBA招生院校之间的差异也是现实情况。国内有的院校举办MBA教育已经有十几年经验,而有的学校才刚刚起步,各自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熊飞认为,与国外相对成熟的MBA教育相比,中国多数院校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MBA培养重在特色
熊飞认为,MBA要想真正得到社会认可,必须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具有特色的MBA专业化人才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他告诉记者,在挖掘特色专业方面,北航目前正在着力打造“民航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管理”三大培养方向。
作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背景的综合性院校,“民航管理MBA”显然是北航最具优势的一个专业方向。“在美国,航空业发达到像乘坐巴士一样便捷。”熊飞说,“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中国航空业的市场也将迅速扩大,必然需要大量民航管理人才”。
据介绍,北航MBA的很多学员本身就来自领域内,教师也大都具有航空航天专业背景,因此开办这一专业,可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北航还与加拿大一所民航专业最知名的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员通过学习国际民航管理的5门通用课程,还能考取国际航协的相关资格证书。
“项目管理MBA”也是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的一个专业方向。随着大量奥运场馆建设施工、投入使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还将持续升温。北航作为最早开办工程硕士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在“项目管理”教学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创业管理MBA”是北航正在准备推出的一个新的特色专业方向。熊飞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将来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意味着各种各样的小企业会越来越多。而管理小型企业与管理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因此,社会需要开发和培养大量能够吃苦、能够从最基础做起的创业者、小企业家。
北航作为教育部最早开展创业教育试点的9所院校之一,在创业教育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师资优势,“创业管理MBA”有望在几年之内成为北航MBA的一个新的特色专业方向。
北航MBA不要两种人
熊飞告诉记者,“团队精神”是北航MBA最为看重的品质,因为“优秀的群体”远比“优秀的个人”更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从招生环节开始,北航就在排除两种人:一种是自我感觉非常强大的人;一种是情商较低,不善于与人沟通合作的人。
“其实这两种人都是难以融入团队中的人。”熊飞说,“自我感觉过于强大,就会具有很强的优越感,往往成为团队中的不和谐因素。而MBA从根本上说,是需要从沟通、管理中获得经济效益的,不能够很好地与人打交道,就无法成为一名出色的MBA。”
从入学开始,“团结”、“团队”的理念就贯穿于北航MBA生活的每一天。通过班级活动、日常教学、考试论文,“团队精神”被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北航MBA的血液中,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据悉,这种从大局出发,通过团队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的做法,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文章出处: 成才 作者: 徐慧 发布时间: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