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浙商北大成立同学会
这个的手笔有点大
10余名学员共建投资公司
项目运作资金高达数十亿
本报讯 如果要估算一下这次航班上乘客的身家,你能想出多大的数字?
——1月26日上午7点,一架飞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昂首腾空,飞向北京。“150名学员,都是浙江的企业家和经理人,真是难得有机会同包一架飞机去一个地方”,浙江省市场协会副秘书长李军辉说。
竺保国,宁波华东物资城董事长,是乘客中的一个,他旁边,正是嘉兴中国茧丝绸市场总裁刘佳林。两人在万米高空,互相以“老同学”称呼。“由于公务在身,还有一半的学员不能一起去北京见证同学会的成立。”李军辉有些遗憾。
同学会催生投资公司
两小时后,北京大学勺园。
杭州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手中拿的两块牌匾让台下的150名浙商兴奋起来。
一块是北京大学成长型企业总裁(浙江)同学会,另外一块是北京大学中国市场总裁(浙江)同学会。
“两个同学会加起来有300多人,总称为总裁投资促进会。”李军辉介绍,两个同学会都是由从2006年开始,参加了北京大学企业总裁EMBA研修班的学员组成。
对于竺保国而言,除了同学会成立,还有一件事也让他很高兴。
“过完年后,同学们共同成立的投资公司就可以注册运行了。”竺保国指的投资公司取名“浙商市场投资有限公司”,暂定股东10名左右,全是浙江各个专业市场的老总。据其透露,几位老总的身家均超亿元,公司主要投资方向在专业市场和商业地产两块,项目运作资金高达数十亿。
事实上,成立投资公司的想法只是半年前的想法。
“和我一样,大家虽然都是浙商,但真正相识还是在EMBA研修班上。我们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有相同眼光的,就合作投资。”
头脑风暴,不仅仅在课堂上
正如竺保国所说,让大家聚在一起的,正是北大总裁EMBA研修班。
以此次北大两个研修班为例,学员的名单上出现的名字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高管、总裁或董事长。比如专业市场研修班的学员,就包括了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波成、海宁皮革城副总裁李宗融、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等知名企业家。
大部分的学员都用“一生难忘”、“成功”、“乐观”这样的词汇来形容EMBA学习中认识的同学。
“一个月四天的完整学习时间,再加上平时的集体活动,这里很快会形成一个个朋友圈子。”竺保国对此很有感触,“这跟在中学大学里读书完全不一样,在这里我可以跟很多不同经历的人互相学习。”
他说,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别于在商场上碰到的很多人,“除了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吃饭甚至午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也会来几次‘头脑风暴’。”
一切基于信任
正如外界想象的那样,在EMBA班可能很容易找到“生意伙伴”,事实证明,竺保国和嘉兴中国茧丝绸市场总裁刘佳林等人都在学习期间找到了合作伙伴和优秀拍档。
而“浙商市场投资有限公司”正是合作的产物。
在就读研修班期间,竺保国认识了刘佳林以及华东陶瓷品市场的黄总等人,“从第一天一起上课开始近1年半时间里,我们对对方的公司都有相当的了解,合作完全没什么顾忌,非常信任。而且大家在商业领域的看法都颇为相似,非常投机。”
竺保国说,从提出共同出资成立投资公司开始,半年来大家已经跑了济南、天津等国内数十个城市,对于项目内容已经达成一致,细节问题届时会开会商讨。
“100%成功不敢说,但99%是肯定有的。”采访临近结束时,竺保国这样打趣。
专家:起点比过程更为重要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邢志清:
浙江总裁班的学员热情很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强,这些企业掌门人的市场意识往往很强,这就意味着,“浙商市场投资有限公司”这个事例,并非普通意义上所谓的同学经济,有其特殊性。
其特殊,就是因为这当中的学员构成有相似性,至少目前的股东所致力的行业都属于市场商城等商业类别,所以大家是同行,虽然涉及的产品不同,但经营领域一样。
想到此前很多总裁班或高管学习班上出现的学员合作项目都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初期设想很好,后期执行不到位。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合作各方原本经营的领域各不相同,意见很难形成统一。
当然,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产业,在合作初期尤其是设想阶段,大家容易跟风,因此起点比过程更为重要。
本文系转载,通讯员 翁国明 都市快报驻宁波记者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