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饭桌上的生意经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有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还有人说,做生意就是请客吃饭。虽然也有很多富豪说,赚再多的钱,不过“夜睡三尺床,昼吃三顿饭”。但因为他们的财富往往是“几辈子都吃不完”的,他们是怎么吃饭的,其中就有很多故事呢。
巴菲特:请我吃午饭?请付62万美元!
关键词:拍卖
2006年6月23日,巴菲特共进午餐的竞标活动启动,他许诺最终获胜者将同自己在纽约曼哈顿的牛排连锁店共进午餐。
中国步步高
电子公司的创始人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当时约合496万元人民币)赢得了这张“入场券”。段永平表示,巴菲特的格莱德慈善基金会非常出色,他此次出的钱并不只是一顿饭钱,同时也是一笔捐赠,他会与妻子和朋友共赴巴菲特的这次午餐约会。据估计,段永平目前的个人资产不低于10亿人民币,他认为自己投资股票得益于巴菲特的著作,“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希望有一个向他道谢的机会”。“我最想问巴菲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钱,但没有好的投资目标,你会怎么办?’我想他能给出令我满意的答案。”
从2000年起,受妻子苏珊(已故)的启发,巴菲特推出拍卖“午餐计划”,并将拍卖所得的资金捐赠给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格莱德基金会,用以资助穷困者和无家可归者。
这项拍卖最初在旧金山进行,2003年开始采用eBay网络拍卖平台,当年的最高出价为25.01万美元,获胜者是纽约对冲基金公司的主管约翰・埃尔霍恩;2004年最高出价为25万美元,获胜者是新加坡人贾森・朱;2005年最高出价35.11万美元,获胜者身份未知。巴菲特的朋友帕波莱表示:“也许有人会说,为一顿午餐花费这么多钱并不值得。但对于那些追随巴菲特投资理念挣了数百万美元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有人请吃饭,还能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马上就有人仿效。2005年10月,在ebay的网页上,一头银发的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身穿蓝色衬衫,佩戴灰色领带,也拍卖起自己的“午餐时间”。广告词是这么写的:“中标者和四位朋友将会得到一个和默多克先生共进午餐的绝好机会,并且将知道他们的出价将会对世界级学术机构――耶路撒冷技术学院有益。”原来,默多克以25000英镑的起价拍卖自己的“午餐会客”时间,目的是为耶路撒冷技术学院筹款。
比尔・盖茨:三道菜款待贵宾
关键词:简约
2006年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美国西雅图市。当天晚上由世界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做东的接风宴早已被热炒。
盖茨共准备了三道菜供宾客享用,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的甜品是牛油杏仁大蛋糕。用区区“三道菜”招待贵宾,是缘于西方国家饮食崇尚简约,美国的国宴上菜一般不超过四道。
据报道,盖茨与妻子美琳达很少去豪华的餐馆就餐,有时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顾一些高级餐厅。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肯德基或是咖啡馆,有时还会一起光顾一些特色小店。
盖茨几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会在公司吃汉堡包,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有一次,办公室来了一位新秘书,名叫里卡。为了庆祝她的生日,盖茨特意带着她以及其他几个职员来到一家高级饭店,每个人都点了酒与风味菜肴,只有盖茨还是点了汉堡包。美琳达后来抱怨说:“你为什么不点些菜,你那样会让里卡感到难堪的。”盖茨笑笑说:“我就喜欢吃汉堡包,没想那些。”
李嘉诚:到电梯口迎接客人
关键词:感动
2006年4月,三十多位著名中国内地企业家受邀请,在香港参加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设的午宴。牛根生、郭广昌、马云、朱新礼、江南春等三十多位中国内地著名的企业家乘坐电梯前往餐厅。当电梯门打开,李嘉诚出现在门口。很多人没有想到,李嘉诚会亲自站在电梯口迎接他们。接着,李嘉诚谦恭地和每一位来宾握手,亲自带大家前往餐厅。
其实,在午宴的前一天晚上,每一位企业家都收到了李嘉诚的请柬,请他们到长江中心大厦午餐。“李先生吩咐必须送到每一个人手里,还要我们亲自签字。”汇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对这一点印象深刻,“实际上以他的地位,通知大家一声也就完了。”
午餐前,大家得知还需要抓一个号码按顺序落座。“中国人讲究排座次,我们的企业有大有小,年龄也老少不齐,这个办法确实好。”朱新礼认为,李嘉诚的细心让每一位受邀者都受到了尊重。
午餐开始,企业家们分成四桌,按事先抓好的号各自归位。李嘉诚从第一桌开始,每桌坐半个小时。朱新礼和江南春很幸运,刚好都挨着李嘉诚。交谈中,李嘉诚时不时拍拍朱新礼的肩膀,就像是两个老朋友。“李先生这样的年纪,两三个小时,几乎一直在讲话,精力真的非常充沛。”朱新礼说。
三个小时很快过去,到告别的时候了。拍照高潮掀起,李嘉诚仍然笑容可掬地满足大家的要求。电梯门打开,李嘉诚与每一位企业家握手告别。
“这么大年纪,做到今天的地步还非常亲和,亲自在电梯口迎接,然后再亲自送到电梯口,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动。”牛根生说。
王志东:三顿饭谈成的“生意”
关键词:上市
摩根士丹利添惠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黎辉曾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他和王志东吃过三顿饭,这三次见面都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1999年7月中旬,黎辉第一次见到王志东。两人相约晚上一起吃饭。
晚饭的地点约在了新宏基中心的“海都”,这是香港一处非常著名的吃海鲜的饭馆。当晚黎有事耽搁去晚了一会儿,赶到时发现王志东已经在里面一个人吃上了。这种不拘礼节的气氛使得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黎回忆那顿饭足足吃了三四个小时,两个人都很兴奋。
也就是在这顿晚饭上,黎了解了王志东,特别是对王志东不吃饺子印象颇深。因为王志东以前家境并不富裕,在北大读书时常吃水饺,这样既有饭吃又有菜吃,所以现在再也不想吃饺子。
饭后几天传出新浪上市的承销商为其他公司。黎辉面对现实并不甘心,在烟台约王志东吃饭,这是第二次聚餐。当晚,初步确定将新浪上市交给摩根士丹利做。
然而这顿饭以后,也就是8月初,正在新加坡开会的黎辉突然又接到公司通知,说新浪已将上市项目交给他人。
1999年8月下旬,黎辉到美国加州休假。也许是由于心有不甘或是某种预感,黎辉约王志东吃饭。在旧金山的一个中国餐馆里,黎和王志东吃了“第三顿”饭。
席间王志东问了很多问题,黎辉敏感地捕捉到了:王志东问一个公司管理层出现大的变化或是承销商出现变化会不会对公司上市造成不好的影响?黎辉立刻传递出一种“支持”的信息,他回答如果不是因为公司业绩而导致的变化,这种影响可以弥补,投资人主要是看业绩。通过这次吃饭,黎辉敏感地意识到事情可能会出现转机。
一个星期后,黎得到通知,新浪上市的承销商确认变成摩根士丹利。那天香港正在刮台风,黎辉乘晚班飞机赶往加州,正式接手新浪上市项目。
富豪们的一日三餐
刘永好:亿万富翁的老三样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经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之首。这个亿万富翁平时的饮食,用粗茶淡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曾经说,一个人童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至今他一直喜欢吃老三样:麻婆豆腐、辣椒和回锅肉。据说刘永好平日里主要的工作餐是盒饭,他吃饭速度很快,饭盒中不会剩下一粒饭。
刘永好除了吃饭从不铺张外,还不会喝酒、不会抽烟,对名牌不感兴趣。有人说这样的人是“二百五”,但刘永好打趣地说:“我不是二百五,我的体重只有一百五,离二百五还很远。”
南存辉:常吃盒饭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他并不喜欢应酬,经常吃盒饭打发了事。但是这位董事长把钱花在慈善事业上是毫不心疼,每年的捐赠总额接近7000万元。在他看来,回报曾经给过你支持和哺育的社会,尊重他人,就是幸福。
孙甚林:和员工吃工作餐
尽管是亿万富豪,但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甚林的生活俭朴而有规律。孙甚林称,每天早上6:10就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喝一杯清水。接下来就是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之后,开始吃早餐,早餐很简单,小半个苹果,一片面包,一个鸡蛋,外加一杯牛奶。中午的饮食没有太大的讲究,基本上是在单位和员工一起吃工作餐,但是饭后必须坚持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在家里,吃的也是普通的三菜一汤。
罗杰・里维林:开飞机买汉堡
居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80岁退休投资银行家罗杰・里维林有一个爱好――驾驶着小型飞机至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或者西维吉尼亚州,购买汉堡,享用午餐。他每周至少2次飞往各地餐厅,每次花费在购买汉堡上的费用达100美元,而汉堡只占几美元。这位老人的午餐因此被称为“100美元汉堡午餐”。据说老人每年驾机时间达400个小时以上。 文章来源:个人理财网 http://www.grlcw.com
巴菲特:请我吃午饭?请付62万美元!
关键词:拍卖
2006年6月23日,巴菲特共进午餐的竞标活动启动,他许诺最终获胜者将同自己在纽约曼哈顿的牛排连锁店共进午餐。
中国步步高
电子公司的创始人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当时约合496万元人民币)赢得了这张“入场券”。段永平表示,巴菲特的格莱德慈善基金会非常出色,他此次出的钱并不只是一顿饭钱,同时也是一笔捐赠,他会与妻子和朋友共赴巴菲特的这次午餐约会。据估计,段永平目前的个人资产不低于10亿人民币,他认为自己投资股票得益于巴菲特的著作,“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希望有一个向他道谢的机会”。“我最想问巴菲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钱,但没有好的投资目标,你会怎么办?’我想他能给出令我满意的答案。”
从2000年起,受妻子苏珊(已故)的启发,巴菲特推出拍卖“午餐计划”,并将拍卖所得的资金捐赠给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格莱德基金会,用以资助穷困者和无家可归者。
这项拍卖最初在旧金山进行,2003年开始采用eBay网络拍卖平台,当年的最高出价为25.01万美元,获胜者是纽约对冲基金公司的主管约翰・埃尔霍恩;2004年最高出价为25万美元,获胜者是新加坡人贾森・朱;2005年最高出价35.11万美元,获胜者身份未知。巴菲特的朋友帕波莱表示:“也许有人会说,为一顿午餐花费这么多钱并不值得。但对于那些追随巴菲特投资理念挣了数百万美元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有人请吃饭,还能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马上就有人仿效。2005年10月,在ebay的网页上,一头银发的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身穿蓝色衬衫,佩戴灰色领带,也拍卖起自己的“午餐时间”。广告词是这么写的:“中标者和四位朋友将会得到一个和默多克先生共进午餐的绝好机会,并且将知道他们的出价将会对世界级学术机构――耶路撒冷技术学院有益。”原来,默多克以25000英镑的起价拍卖自己的“午餐会客”时间,目的是为耶路撒冷技术学院筹款。
比尔・盖茨:三道菜款待贵宾
关键词:简约
2006年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美国西雅图市。当天晚上由世界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做东的接风宴早已被热炒。
盖茨共准备了三道菜供宾客享用,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的甜品是牛油杏仁大蛋糕。用区区“三道菜”招待贵宾,是缘于西方国家饮食崇尚简约,美国的国宴上菜一般不超过四道。
据报道,盖茨与妻子美琳达很少去豪华的餐馆就餐,有时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顾一些高级餐厅。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肯德基或是咖啡馆,有时还会一起光顾一些特色小店。
盖茨几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会在公司吃汉堡包,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有一次,办公室来了一位新秘书,名叫里卡。为了庆祝她的生日,盖茨特意带着她以及其他几个职员来到一家高级饭店,每个人都点了酒与风味菜肴,只有盖茨还是点了汉堡包。美琳达后来抱怨说:“你为什么不点些菜,你那样会让里卡感到难堪的。”盖茨笑笑说:“我就喜欢吃汉堡包,没想那些。”
李嘉诚:到电梯口迎接客人
关键词:感动
2006年4月,三十多位著名中国内地企业家受邀请,在香港参加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设的午宴。牛根生、郭广昌、马云、朱新礼、江南春等三十多位中国内地著名的企业家乘坐电梯前往餐厅。当电梯门打开,李嘉诚出现在门口。很多人没有想到,李嘉诚会亲自站在电梯口迎接他们。接着,李嘉诚谦恭地和每一位来宾握手,亲自带大家前往餐厅。
其实,在午宴的前一天晚上,每一位企业家都收到了李嘉诚的请柬,请他们到长江中心大厦午餐。“李先生吩咐必须送到每一个人手里,还要我们亲自签字。”汇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对这一点印象深刻,“实际上以他的地位,通知大家一声也就完了。”
午餐前,大家得知还需要抓一个号码按顺序落座。“中国人讲究排座次,我们的企业有大有小,年龄也老少不齐,这个办法确实好。”朱新礼认为,李嘉诚的细心让每一位受邀者都受到了尊重。
午餐开始,企业家们分成四桌,按事先抓好的号各自归位。李嘉诚从第一桌开始,每桌坐半个小时。朱新礼和江南春很幸运,刚好都挨着李嘉诚。交谈中,李嘉诚时不时拍拍朱新礼的肩膀,就像是两个老朋友。“李先生这样的年纪,两三个小时,几乎一直在讲话,精力真的非常充沛。”朱新礼说。
三个小时很快过去,到告别的时候了。拍照高潮掀起,李嘉诚仍然笑容可掬地满足大家的要求。电梯门打开,李嘉诚与每一位企业家握手告别。
“这么大年纪,做到今天的地步还非常亲和,亲自在电梯口迎接,然后再亲自送到电梯口,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动。”牛根生说。
王志东:三顿饭谈成的“生意”
关键词:上市
摩根士丹利添惠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黎辉曾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他和王志东吃过三顿饭,这三次见面都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1999年7月中旬,黎辉第一次见到王志东。两人相约晚上一起吃饭。
晚饭的地点约在了新宏基中心的“海都”,这是香港一处非常著名的吃海鲜的饭馆。当晚黎有事耽搁去晚了一会儿,赶到时发现王志东已经在里面一个人吃上了。这种不拘礼节的气氛使得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黎回忆那顿饭足足吃了三四个小时,两个人都很兴奋。
也就是在这顿晚饭上,黎了解了王志东,特别是对王志东不吃饺子印象颇深。因为王志东以前家境并不富裕,在北大读书时常吃水饺,这样既有饭吃又有菜吃,所以现在再也不想吃饺子。
饭后几天传出新浪上市的承销商为其他公司。黎辉面对现实并不甘心,在烟台约王志东吃饭,这是第二次聚餐。当晚,初步确定将新浪上市交给摩根士丹利做。
然而这顿饭以后,也就是8月初,正在新加坡开会的黎辉突然又接到公司通知,说新浪已将上市项目交给他人。
1999年8月下旬,黎辉到美国加州休假。也许是由于心有不甘或是某种预感,黎辉约王志东吃饭。在旧金山的一个中国餐馆里,黎和王志东吃了“第三顿”饭。
席间王志东问了很多问题,黎辉敏感地捕捉到了:王志东问一个公司管理层出现大的变化或是承销商出现变化会不会对公司上市造成不好的影响?黎辉立刻传递出一种“支持”的信息,他回答如果不是因为公司业绩而导致的变化,这种影响可以弥补,投资人主要是看业绩。通过这次吃饭,黎辉敏感地意识到事情可能会出现转机。
一个星期后,黎得到通知,新浪上市的承销商确认变成摩根士丹利。那天香港正在刮台风,黎辉乘晚班飞机赶往加州,正式接手新浪上市项目。
富豪们的一日三餐
刘永好:亿万富翁的老三样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经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之首。这个亿万富翁平时的饮食,用粗茶淡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曾经说,一个人童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至今他一直喜欢吃老三样:麻婆豆腐、辣椒和回锅肉。据说刘永好平日里主要的工作餐是盒饭,他吃饭速度很快,饭盒中不会剩下一粒饭。
刘永好除了吃饭从不铺张外,还不会喝酒、不会抽烟,对名牌不感兴趣。有人说这样的人是“二百五”,但刘永好打趣地说:“我不是二百五,我的体重只有一百五,离二百五还很远。”
南存辉:常吃盒饭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他并不喜欢应酬,经常吃盒饭打发了事。但是这位董事长把钱花在慈善事业上是毫不心疼,每年的捐赠总额接近7000万元。在他看来,回报曾经给过你支持和哺育的社会,尊重他人,就是幸福。
孙甚林:和员工吃工作餐
尽管是亿万富豪,但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甚林的生活俭朴而有规律。孙甚林称,每天早上6:10就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喝一杯清水。接下来就是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之后,开始吃早餐,早餐很简单,小半个苹果,一片面包,一个鸡蛋,外加一杯牛奶。中午的饮食没有太大的讲究,基本上是在单位和员工一起吃工作餐,但是饭后必须坚持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在家里,吃的也是普通的三菜一汤。
罗杰・里维林:开飞机买汉堡
居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80岁退休投资银行家罗杰・里维林有一个爱好――驾驶着小型飞机至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或者西维吉尼亚州,购买汉堡,享用午餐。他每周至少2次飞往各地餐厅,每次花费在购买汉堡上的费用达100美元,而汉堡只占几美元。这位老人的午餐因此被称为“100美元汉堡午餐”。据说老人每年驾机时间达400个小时以上。 文章来源:个人理财网 http://www.grl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