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治理结构有多重要——从李国庆抢公章看背后的问题

时间:2020-08-0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抢公章发生在一家曾经上市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创始人又是夫妻俩,这样的桥段吸引到大众的眼球再正常不过,但是自古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说法,所以当当网两位创始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并不是我们这些外人能够说的清楚的,但是既然闹到了公众面前,自然就少不了各种评说。

李国庆7月19日又发布微博说“立誓接管当当”,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看待当当网两位创始人的权力之争呢?

01

不要陷入私德层面看问题

 

李国庆和余渝之间,无论怎样相互抨击,无论说多难听的话,包括两个家族之间的相互败坏,我个人认为那都是他们私德层面的事。我们作为外人不要评论别人私德层面的事,因为我们看不清楚,当然更不要用一个吃瓜群众的心态去看人家笑话,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这些事件学会理性分析,跳出私德和情感这种浅层次的逻辑局限。

我始终认为,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要专注在研究“果”上,“果”已经产生了,就摆在那里,我们要思考产生这种“果”的“因”是什么,这样的因果关系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我们从中能看到自己的什么不足,我们要注意什么,这才是我们对待公众事件的正确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熟和成长。

夫妻关系,有孩子,共同创业,一起拼过、苦过、累过,为什么曾经这样的亲密关系变成现在这种拔刀相向的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去理性思考的问题。

02

抢公章是真还是假

 

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第一,当当现在没有董事会,只有一个执行董事;第二,俞渝是当当的大股东,李国庆和俞渝现在没离婚。当当网退市完成私有化后,在国内的经营主体为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其中俞渝持股64.2%,李国庆持股27.51%,管理层持股8.29%。

根据这些资料来看,李国庆说他开了股东会,成立了董事会,然后他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他是正常接管的公章,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俞渝64.2%的股份,她不可能同意李国庆这么干,当然,除非俞渝脑袋进水了,李国庆真的拿到了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

但是,假如俞渝真的同意了李国庆这么干,俞渝完全可以直接把公章交给李国庆就好了,当当网也不会发表声明说“公章、财务章、财务部门章即日作废”。

所以,从目前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我认为李国庆说的是假的,或者说是不可能成立的事实,他真的是抢来的公章,他没开董事会,也没开股东会,因为李国庆只有27个点的股份,他即便真开了股东会也没有用。他开董事会更不可能,因为当当没有董事会,只有一个执行董事,除非他修改了章程,把章程修改为“不设执行董事,只设董事会”,这样的话是可以开董事会的。但是修改章程的前提也是需要大于67%的股东同意才行,而李国庆只有27%,他即便能联合起那些小股东,也不管用,他们才8个点的股份,离大于三分之二还差的远,所以我怀疑李国庆只是在认为的制造一种正确。

03

小股东有翻盘的可能吗

 

夫妻一起创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股份平分,这种分配方式是最糟糕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股东之间发生矛盾的概率非常大。但是李国庆和俞渝,他们俩的股权结构是俞渝64.2%,李国庆27.51%,这样一大一小的结构按常理来说权力之争的概率极小,那为什么他们之间会争的如此激烈、破罐子破摔?

李国庆自己说,当时他和他老婆是股份平分,后来是俞渝忽悠他,说他们各拿出一半股份给儿子,李国庆想反正就一个儿子,早晚也得给他。他俩各将近50的股份,一个人拿出一半,将近50个点给了他儿子。拿出来之后俞渝又忽悠李国庆,说儿子还小,一个小孩当大股东不利于公司健康发展,形象不大好,俞渝说她要给儿子代持,李国庆稀里糊涂就同意了。

当然这个故事的版本也许就是一个江湖传说,代持是真,但数据有失准确。当当网在今年4月李国庆抢公章事件发生后以内部信的形式详细通报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这个内部信中也披露了当当网的股权代持情况。李国庆和俞渝的孩子实际持有公司18.65%的股权,分别由俞渝代持11.97%,李国庆代持5.13%,管理层代持1.55%。因此,目前当当网的实际股权比例为:俞渝持有52.23%,李国庆持有22.38%,孩子持有18.65%,管理层合计持有6.74%。

根据这些公开的数据,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李国庆搞的抢公章闹剧根本没有用,他不可能翻盘。抛开孩子持有的股份,李国庆和俞渝之间的股份为什么会相差将近30%那么悬殊?李国庆是怎么成为连一票否决权都没有的小股东的?似乎找不到任何公开资料,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当然,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04

合理的治理结构真的很重要

 

当当没有董事会,只有一个执行董事,这是当当在治理结构上犯的大忌,李国庆和俞渝之间在公众面前的互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治理结构的失误。像当当这样曾经上过市现在还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竟然没有董事会,还是一家夫妻店的格局,那就难怪两个创始人有了矛盾以后上演的是夫妻间愈演愈烈的对峙、指责和攻击了。

当一家企业把未来放在某个人身上而不是放在团队和制度上的时候,这家企业就已经给自己预埋了非常大的风险和隐患。假如当当有董事会,李国庆和俞渝之间的矛盾就会在董事会层面悄无声息的解决了,根本就不需要公诸于众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当当有董事会,李国庆又如何能去动心思设计一些看上去好像合理、实际上是无理取闹的假设和做法?而俞渝遭受的李国庆的发难,其实也是其为自己的不合理的治理结构设计埋单,也是有因有果。

05

结语

 

 

无论何时何事,两败俱伤的解决矛盾的方式都是最下下之策,尤其是我们做企业的,不能理性解决问题是对企业最大的伤害,也是对各自辛苦创业最大的亵渎。身为老板,我们都要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能力,知道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是什么,心胸放开一些,放手给团队,把治理结构做对,把根基打牢。

版权所有: 山东泰山管理研修学院 鲁ICP备05000134号-1 |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86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