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管砸钱寻生命意义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将希望寄托于某家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中国的公司高管不可能获得心灵的解放。只有重新思考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意义和价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北京大学国际MBA(Bi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有一天突然被一名EMBA学员拦住。那是一位中国颇有名气的企业家。他请杨教授坐进他豪华宽敞的汽车里,然后开始倾诉他的苦恼:“教授,我现在是成功人士。我赚到了好几亿的钱,一生都花不完,甚至我的儿子、孙子一生都花不完,可是我为什么却感到生活毫无意义呢?我到底该怎么办?”   有钱却丢了“生命意义”   像这位EMBA学员一样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年轻的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这样的“成功人士”、“商业巨子”因此自杀的消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财富焦虑,使用各种高尚或卑贱、光明或黑暗的手段攫取了巨额财富后,很多人都开始讨论如何跨越精神焦虑,获得内心的安宁。   已经有不少机构盯上了这些老板们的内心,当然他们盯得更紧的是这些老板的钱袋子。“中国国学俱乐部”和“乾元国学教室”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个机构。   “老板班”“趁火打劫”   “中国国学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11月底,投资方是一家名为“长江隆科”的公司,该公司宣称斥资数千万在北京亚奥商圈买一栋别墅,作为俱乐部的办公地点。主办方称,“中国国学俱乐部”的成立旨在“经世致用”。俱乐部的招生对象必须是企业家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学费为每人9800元。它被认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板”国学班。   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同样是一个“老板班”,这个班的学员大都来自企业老板,一年学费为24000元。这些“老板班”常用的口号包括“学孔论孟思辨诗书礼易”、“参禅悟道感受禅宗道德”、“修身治企品悟易学真谛”。   “目前的‘国学热’露出商业化炒作和牟利的苗头,这是令人不安的。”中国知名学者徐友渔认为,这种以国学名义的商业行为,与古代圣贤教导的“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背道而驰。他甚至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一种“趁火打劫”。   最终难免失望收场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家把希望仅仅寄托于某家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他们的希望最终难免失望、落空的结局。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学习、理解和探究他们的哲学理论从而达到解放心灵的目的,而是花大量金钱和时间去迎合一些商业培训机构的逐利行为,精神焦虑的中国企业家们注定无法扫除内心上厚厚的尘垢。   中国的公司高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不要试图从商学院或培训机构那里获得心灵的解放。回到自己,修习内心,重新思考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意义和价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对于中国的商人来说,事实上也就找到了商业的意义和价值的归宿。 稿源:金羊网

版权所有: 山东泰山管理研修学院 鲁ICP备05000134号-1 |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86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