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商新风采

时间:2014-07-31来源: 作者:
  粤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商帮之一,广东还是中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据记载,早在唐代,粤商就到海外做生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区域优势,让粤商焕发光彩,广东也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长三角经济腾飞,浙商的崛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粤商似乎也在有意淡出人们的视线,回到他们一贯的低调风格,将目光更专注于企业发展。而新一代粤商,不仅有着粤商一贯的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的传统风格,更将眼光放眼全球,让粤商焕发新的活力。   传统精神:敢为人先 务实包容   上世纪80年代的粤商曾因“全民皆商”的壮举为全国瞩目。有人评价广东的崛起得益于改革的春风。这是好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广东人的优良传统敢为天下先、勤劳、务实和包容。   谈到粤商,许多人想到的可能还是以前电视台小品中经常出现的,带一口广东式普通话的精明汉子形象。当时,正是这些小商人们打头阵,生产制造的洗衣机、电冰箱、电子表、尼龙袜等商品风靡中国大江南北,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产品,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笔者在去年走访山西等北方省份的时候,当地商人都以卖广货为荣。粤商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广东人天生勤劳,走在广东的大小街市,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广东人。为挣钱而忙,为生计而奔波。广州的商人更是东奔西跑,探完工厂,下市场,比普通人更苦更累,却又劲头十足。新一代的粤商各种物质条件更优越,勤劳的优良传统并未改变,他们将更多的心血花在了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做强做大上。   说起广东商人的务实精神,在全国都是有口皆碑的,而谈到广东人的包容性,也是众人皆知的。   广东省的最大特点是制造业比例相当大,广东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中,比如格兰仕、志高等企业都属于制造业,而一些中小企业则占据多半份额。因此,广东存在一大批优秀的实业家。欧博企业研究所所长曾伟教授强调过,粤商的特点之一就是务实。广东人不注重语言本身的效果,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语言背后的目的。因此,大多的广东企业家,企业越大越少露面,往往被世人称为隐形富豪。   广东人的包容性,到广东来发展的新粤商们深有体会。他们不排外,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待合作伙伴非常热情。“广东就像一汪大洋,不论是虾米还是小鱼,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在这里游泳,而不像有些地方只适合大鲸鱼。”这是拥有医学硕士、基因工程博士和MBA学位,现任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湖南“海归”陈校园选择在广州创业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继承先辈们胆大务实精神的新粤商更加成熟、自信、稳健。   自主创新 至高追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下,广东地域优势、成本优势等逐渐减弱,原有的生产制造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自主创新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   广药集团的发展被看作是我国中医药企业发展的一个样板,被媒体认为是粤商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个典范。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楚源表示广药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创新。生产的板蓝根有很多创新,比如GAP图谱认证被收入法国药典,这在中药界也是一个创新,因为欧洲人是很排斥中药的,现在把中药收入药典,可见广药的影响力在增大,中药的国际影响力也在增大。   对于地产企业而言,创新的内容涵盖了项目区位选择、楼盘规划、环境设计、套型单元结构、居住文化、形象策划、营销推广的全过程。广东的地产大鳄之一的宏宇集团不仅积极创新为业主提供优质产品,打造豪宅的服务新标准,更将全面构建品质居住新生活,特别是宏宇集团推出北京星河湾以来,通过公关营销的不断创新,使星河湾在京城的高端市场建立良好口碑,大大增加了其美誉度。   自主创新成为广东各行业的孜孜追求,自主创新的精神也早已渗入新一代粤商的脑髓。广州的开发区有一大批科技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品牌和技术,这样的一批企业成长起来了,将是广州的一大亮点。   全球视野 大胆开拓   曾有人认为粤商文化是坐商文化,浙商文化是一种行商文化,以示他们的区别。粤商大多不愿意到广东以外的地区发展。其实不然,由于人多地少,广东人一直有到外地去谋生的传统和习惯,东南亚一带、附近的香港和台湾是许多广东人选择之地。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谋生在外的广东人也产生了李嘉诚、陈嘉庚等这样著名的企业家。   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粤商开始积极走出广东。北上西进,粤商成群结队地向省外、国外投资扩张的势头迅猛。许多省份也纷纷对粤商抛出橄榄枝。截至2005年底,粤资企业在新疆投资总额已累计突破6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规模的企业有20家。   2005年,在美国的奥兰多市,中国民营企业家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发表的激情洋溢的演讲,不仅赢得了美国工商界认识的赞誉,还当即与新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李兴浩只是粤商的一员,这表明新粤商的眼界已不仅局限在国内。   像李东生领导的TCL集团一样,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有实力的粤商,如康佳、华为、中兴、科龙、格力、美的、健力宝、美雅等,已利用创新自己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纷纷在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近年来,粤商积极在全国拓展商机,广东的决策层也在为此大力推动。泛珠三角合作机制一启动,以敏锐著称的粤商就嗅出了其中的商机。在第二届“泛珠三角洽谈会”广东省的签约项目上,粤商共签项目303个,金额488.4亿元,分别占总数和总金额的33.3%和42.2%。   勇于承担 热心公益   广东省青企协副会长、广州怡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宏峰认为,社会责任感对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至关重要。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同样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企业获得成功既有赖于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当今物质财富急速增长的社会,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更需要有“社会需要我”的责任意识,有回报社会的自觉行为: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的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关爱员工,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爱心和奉献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才能长盛不衰。   这一点,也是新粤商的又一闪光点。比如富力地产的各类捐赠遍及文教、卫生、治安、敬老、扶贫等多个领域,捐赠金额累计8000万元。富力总裁李思廉本人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   广东大印象集团总裁郑定平,从潮汕一座叫乌石的小山村起步,经历17年的风雨,塑造了一个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形象。他把企业办在农村,扎根于农村,为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黄金松了解农民并理解农民的苦衷和愿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千方百计为农民呼喊,替农民办事。“农业是我的根,农村是我的大本营,用心耕耘,就有收获”。黄金松如是说。   每一次善举的背后,不仅是让受恩泽者获得,也是心与心的靠近。和谐广东,离不开粤商们的关注和善举。 稿源:新浪财经纵横

版权所有: 山东泰山管理研修学院 鲁ICP备05000134号-1 |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86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