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块“布”开始创业,让手机、汽车、导弹都离不开这块“中国布”

时间:2025-08-18来源:泰山管理学院 作者:admin

我们每天使用的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磁信号。为了避免干扰彼此“对话”,它们需要一层隐形的“防护罩”——这就是电磁屏蔽材料的作用。而这类关键材料,过去长期被日韩企业垄断。

如今,打破垄断、将“看不见”的技术做到全球领先的,是一家来自山东菏泽的企业: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2017年,曾庆熙响应“归雁兴菏”号召,从外地带着技术回到菏泽,创办了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曾庆熙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敏锐判断,率领团队攻克了行业长期“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一系列超薄导电布产品:从厚度约 30 微米压缩到如今可量产的 15 微米级别。这些创新为国产材料赢得了立身之本。

这块布,不止手机用,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军工通讯……都是它的舞台。天厚新材料也因此成为华为、小米、京东方、富士康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还出口到日韩、中东、东欧等地,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35%之间

图片

从“创业迷茫”到“目标清晰”,战略学习引发的转变

虽然技术硬核,但在创业的早期,曾庆熙也曾感到方向不够清晰。2018年,他走进泰山管理研修学院,加入实战MBA1803班,第一次系统学习战略、管理等课程。

课堂上的内容让他“脑洞大开”——愿景、使命、价值观,纵向七件事、横向五件事,九项领导力素质……这些在过去听起来有些抽象的词,被董权老师拆解得清清楚楚。那时,他开始意识到,光埋头做布不够,还得抬头看路。

这一年之后,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聚焦核心产品赛道,建立稳定的头部客户合作关系,并逐步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图片

2024年,曾庆熙再次回到实战MBA课堂,复训董权老师的《战略定位训练营》。

课上,他的发言颇为直接:“感觉自己野心不足了,战略也该升级了。我们在国内市场已经做到第一,占到40%左右,但下一步该怎么走,还得重新规划。”

董老师的回应也很犀利:“国内第一了,就得走出去。要抓紧时间配套国际大企业,跨出能力圈,找到对手弱、市场好的新领域。”

这一番对话,像当年第一次听课一样,让曾庆熙再次点燃了冲劲。

学以致用、身教带动

曾庆熙不仅重视自身的成长,也注重团队管理干部的培养。2019年便安排总经理参加实战MBA课程,随后又陆续安排旗下多家公司的负责人及高管团队报读学院的中高层管理课程,形成由上至下的学习氛围与能力提升路径。
图片

图片

这种贯穿各层级的学习,让企业内部形成共同语言与战略共识。团队成员将课程理念带回公司,推动战略会议制度化,提升横向协作与纵向协同能力,并优化研发投入的分配效率。从组织文化到运营流程,学习带来的“野心”与“开放”,正在转化为战略执行的真实动力。

同时,曾庆熙也积极参与校友互动,与同班同学互访交流,并与首星集团、真得利等团队分享成功案例,促进思想碰撞,引入更多新视野与优质资源。

图片

多层次战略进阶:从稳定增长到高位突破

得益于战略学习的持续深化,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由产品迭代、生态共建与组织升级构成的“立体化战略布局”。

自2020年启动天厚 5G 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起,公司便着手整合包括嘉泽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上下游企业,将核心资源向园区集聚;短短两年间,已成功引进 8 个相关项目,并规划三年内再落地 15 家企业,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屏蔽材料基地。

图片

在这一过程中,核心产品持续迭代升级,15 微米导电布实现批量投产,稳定支撑出口订单;与此同时,2024 年天厚全面迈入集团化管理阶段,以产业园为平台打通研发、生产、供应链与市场全链条,构建横向协同、纵向一体的产业集团格局。企业愿景、平台建设、产品升级、人才引入与战略执行在这里交织成一条清晰的成长轨迹,展现了曾庆熙校友以战略学习为杠杆,带领天厚实现从稳定增长到高位突破的跨越式发展。

回顾与展望:学习成就今日,也预示更远的明日

从2018年初识MBA课程,到如今企业年营收从千万跨越至数亿规模,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深刻体现了“小而专”的新材料企业,在战略学习推动下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跃升。

图片

如今,曾庆熙校友:“我知道自己野心不足、战略不够,现在该补回来了。”他正准备带领团队开启下一波冲刺——目标不仅是守住细分市场第一,要真正“走出去”,建立更广泛的海外市场网络及品牌影响力。

结语:这既是一个企业的高成长故事,也是一段校友共学共建的历程。正是从“看不见的一块布”,衍生出“看得见的战略高度”,曾庆熙校友在实战MBA系统课程的锤炼中,不仅完善了战略思维,更在领导力、组织管理、市场拓展、财务税务等全链条能力上实现提升。如今,他与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成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国际化征程中的极具代表性范例。


版权所有: 山东泰山管理研修学院 鲁ICP备05000134号-1 |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86号

回到顶部